百词典

《南郊杂韵(六首)》

时间: 2025-05-04 03:04:06

诗句

仙《韶》隐隐落空蒙,坛下传呼拜启同。

知是燔柴礼初献,沉香火起烛天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04:06

原文展示:

南郊杂韵(六首) 作者: 陆容

仙韶隐隐落空蒙,坛下传呼拜启同。
知是燔柴礼初献,沉香火起烛天红。

白话文翻译:

隐约的仙乐在空中飘落,祭坛下人们传呼着,齐心敬拜。
知道是焚烧香柴,礼仪刚开始,沉香的火焰升起,映红了天空。

注释:

  • 仙韶:指仙乐,形容美妙的音乐。
  • 隐隐:微弱而模糊的样子。
  • 坛下:指祭坛下面,祭祀的场所。
  • 燔柴:焚烧香木,用于祭祀的柴火。
  • 礼初献:礼仪刚开始献上祭品。
  • 沉香:一种名贵的香料,焚烧时会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 烛天红:形容火光照亮了天空,给人以热烈的感觉。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祭祀场景,与古代中国对神灵的崇拜和祭祀习俗有关。祭祀常常伴随着音乐和焚香,以求得神灵的保佑和回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容,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文景观,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祭祀活动之际,表现了作者对神灵的尊敬与虔诚,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传统礼仪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祭祀活动中的细节,展现了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拜。开篇的“仙韶隐隐落空蒙”,以音乐的轻柔和飘渺,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坛下传呼拜启同”,则描绘了人们齐心协力参与祭祀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团结一致的崇敬之情。

“知是燔柴礼初献”一句,直接表明了祭祀的主题,即通过焚烧香柴来表达对神明的敬意。最后一句“沉香火起烛天红”则以火焰映红天空的壮观场景,象征着神明的降临与庇护,给人以光明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浓厚的情感,展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祭祀仪式的重要性,体现了人与神灵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仙韶隐隐落空蒙”:描写了仙乐的轻柔与模糊,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2. “坛下传呼拜启同”:表现人们共同参与祭祀的场景,体现出对神灵的尊重。
    3. “知是燔柴礼初献”:清楚地指出焚烧香木是祭祀的开始,突出仪式感。
    4. “沉香火起烛天红”:火焰明亮如烛光,象征着神灵的庇护和敬意的传递。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祭祀的火焰比作烛光,增加了诗的视觉效果。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描绘祭祀仪式,表达了对神灵的尊敬与人们的虔诚,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对自然与神秘力量的敬畏。

意象分析:

  • 仙韶:象征着美好与神秘,代表神灵的音乐。
  • 坛下:祭祀的场所,体现出仪式的庄重。
  • 沉香:象征着珍贵与尊贵,代表对神灵的敬意。
  • 烛天红:通过火焰的光亮,象征神灵的临近与庇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仙韶”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美酒
    B. 美妙的音乐
    C. 美丽的风景
    答案:B

  2. “坛下传呼拜启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忧伤
    C. 崇敬
    答案:C

  3. 诗中提到的“沉香”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香料
    C. 一种树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祭侄文稿》:王羲之的作品,表现了对亲人的怀念和敬仰。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诗,描绘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陆容的诗更注重祭祀的细节,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写。
  • 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但陆容的诗更具仪式感,王维的则更具抒情性。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全集》
  • 《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登乐 其二 有感今昔二首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 其三 四时田园杂兴 再游上方 送关寿卿校书出守简州 夔州竹枝歌九首 壬辰天申节赴平江锡燕因怀去年以侍臣摄事捧御杯殿上赋二小诗 其二 乐神曲 胡长文给事挽词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毛字旁的字 包含岗的词语有哪些 黄河水清 龟年鹤寿 引用 包含慻的词语有哪些 两豆塞耳 金字旁的字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乙字旁的字 敛财 青春两敌 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骤读 瞎七瞎八 失候 川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