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2:01
满庭芳·半耕园听莺,同宝华林
作者: 贾景德 〔近代〕
芳草千花,暮春三月,池阳大好园亭。
绿杨高处,更自在娇莺。
岂有辽西别梦,恐飞去步屧轻轻。
真堪喜,啭枝隔叶,端不怕人听。
有绿窗词客,写生妙笔,活泼天成。
趁良辰美景,贪看分明。
吹绉一池春水,微风起柳拂花迎。
且携缺,双柑斗酒,明日再来听。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美好园亭,芳草繁茂,花开如锦。绿杨树影高高在上,更显得那娇嫩的黄莺自在地在枝头欢唱。难道有辽西那种别梦的惆怅,只怕飞去时步履轻盈,真让人高兴,那黄莺在枝头啼鸣,隔着树叶,根本不怕人们的倾听。在窗前有个词客,他用妙笔生花,描绘出这自然的生动。趁着这良辰美景,贪婪地欣赏着分明的景色。微风轻拂,春水荡漾,柳枝轻轻拂过花儿。让我们一起携酒而饮,明天再来细听这悦耳的歌声。
贾景德(1870-1934),近代著名文学家,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本词创作于春天,诗人在游园时感受到春日的美好,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向往。
这首《满庭芳》以春日的园亭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自然的和谐美。开篇通过对“芳草千花”的描写,立即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生机盎然的景象使人心情愉悦。接着,词人用“绿杨高处,更自在娇莺”勾画出生动的自然画面,黄莺在树上欢快地歌唱,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词中“岂有辽西别梦”一句,反映出词人对远方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珍惜和享受的态度。诗人并不害怕别人听到黄莺的歌声,这种心态体现了对生活的自信与从容。
后半部分,词人通过“有绿窗词客”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写生的画面,展现了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艺术的追求。描述“微风起柳拂花迎”的场景,更是增添了春日的生动气息,仿佛让人置身于那美丽的环境中,感受春风的轻拂。
整首词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一种无忧无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的热爱,对生活的珍惜,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岂有辽西别梦”中“辽西”指的是?
A. 一种景色
B. 一种情感
C. 地方名
D. 人物名
下列哪个意象不在诗中出现?
A. 柳
B. 鸟
C. 山
D. 花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贾景德的《满庭芳》更侧重于描绘春天的细腻景象,前者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而后者则聚焦于生活的细腻感受。两者都能引发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思考,但风格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