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庭芳 攒三拆字》

时间: 2025-05-04 11:33:31

诗句

冯疃,仙住,铅汞成形。

罪尽,神气自然灵。

天明万象,地渊、涌泉平。

静恍惚,无缺,命须停。

诚了了,蓬隐,胜似华荣。

若出户,眼界宽青。

林间松桧,洞深处、看经。

觑分,正尘断,碧霄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3:31

满庭芳 攒三拆字

原文展示:

冯疃,仙住,铅汞成形。罪尽,神气自然灵。
天明万象,地渊涌泉平。静恍惚,无缺,命须停。
诚了了,蓬隐,胜似华荣。若出户,眼界宽青。
林间松桧,洞深处看经。觑分,正尘断,碧霄行。


白话文翻译:

在冯疃的仙境中,铅和汞结合成形。所有的罪过都已消尽,神气自然显得灵动。
天明时万物复苏,地底深处泉水涌流平静。静谧中恍惚无缺,生命必须停下来思考。
诚然清晰,隐居蓬莱,胜过华丽的繁荣。如果走出家门,眼界广阔如青天。
在林间的松树和柏树中,深洞里看经文。窥探分寸,尘世已断,碧霄间行走。


注释:

  • 冯疃:指古代的一个地名,常用于指代仙境。
  • 铅汞成形:铅和汞是指两种金属,这里可能象征修炼成仙的过程。
  • 罪尽:指罪孽已消除,心灵得以解脱。
  • 静恍惚:形容一种静谧而迷惘的状态。
  • 蓬隐:指隐居在蓬莱,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境。

典故解析:

  • 蓬莱: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山,象征长生不老和人间的理想境界。
  • 青天:常用来比喻开阔的心胸,理想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处玄,元代诗人,号真隐,擅长道教诗歌,作品多反映道教的思想和修炼的过程。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道教修炼的高峰期,表现出对自然和超脱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满庭芳》以其清幽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冯疃仙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追求灵性解脱与内心宁静的渴望。铅和汞的结合,象征着道教中对阴阳调和、返璞归真的追求;“天明万象”则表现了万物复苏的生机与希望,暗示着人们在经历了痛苦与罪过之后,能够迎来新的开始。整首诗浑然一体,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心灵自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冯疃,仙住:诗人描绘出一个理想的居住环境,暗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 铅汞成形:这里的铅汞象征着道教中的炼金术,暗示修炼的过程。
  • 静恍惚:形容一种心灵的宁静状态,恍惚中显得更加真实。
  • 若出户,眼界宽青:强调走出狭隘的自我,迎接广阔的世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铅汞比作修炼的象征。
  • 对仗:如“静恍惚,无缺,命须停”,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自然、仙境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道教哲学中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意象分析:

  • 冯疃:象征理想的栖息地。
  • 铅汞:象征修炼和转化的过程。
  • 青天:象征开阔的视野和理想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冯疃”是指什么? A. 一种金属
    B. 一处神秘的地方
    C. 一种植物
    答案:B

  2. “天明万象”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昏暗与无望
    B. 复苏与希望
    C. 忧伤与沉重
    答案:B

  3. 诗中“静恍惚”主要描述了什么状态?
    A. 精神分裂
    B. 内心的宁静与迷惘
    C. 嘈杂与混乱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王维
  • 《终身错》李清照

诗词对比:
王维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与刘处玄的道教思想相辅相成,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参考资料:

  1. 《道教与中国文学》
  2. 《元代诗歌研究》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鹊桥仙·日长槐夏 鹊桥仙十四首 其十一 鹊桥仙 鹊桥仙 次韵冯仲远春日 鹊桥仙 其一 再为蔡夫人寿 鹊桥仙 初冬云林邀同家霞仙龙爪槐看菊,过陶然亭望西山 鹊桥仙五首 其一 鹊桥仙 七夕 鹊桥仙·七夕夜饮酒家,遇雨 鹊桥仙 琴可看荷花遇警几殆,有词,和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爻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疑阂 憋支支 雨字头的字 投杼之惑 榜文 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大陆岛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穷形尽相 众议成林 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南风不竞 秃宝盖的字 堆案盈几 包含淀的词语有哪些 竖心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