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卜算子》

时间: 2025-05-06 02:59:09

诗句

何处有鹃啼,梦断关山路。

细雨林花空复春,谁肯和春住。

依旧对林花,不是曾游处。

蓦地高楼玉笛声,是我伤心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9:09

原文展示:

卜算子 冯永军
何处有鹃啼,梦断关山路。
细雨林花空复春,谁肯和春住。
依旧对林花,不是曾游处。
蓦地高楼玉笛声,是我伤心句。

白话文翻译:

在何处能听到杜鹃啼叫呢?我的梦已在关山的路上断了。
细雨中林花空寂,春天又来了,谁愿意与春天长久相伴呢?
我依旧对着林花,然而这里并不是我曾游历的地方。
突然间,高楼上传来了玉笛的声音,这正是我心中悲伤的句子。

注释:

  • 鹃啼:指杜鹃鸟的鸣叫,寓意思乡或失落。
  • 梦断:梦境已断,暗指对过去的追忆和失落。
  • 细雨林花:细雨中林中的花,描绘出春天的景象,氛围却是空寂的。
  • 和春住:愿意与春天常伴,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 蓦地:突然间,表达意外之感。
  • 玉笛声:高楼上传来的笛声,象征着远方的思念与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永军,现代诗人,以细腻、情感丰富的作品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对生活、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当代,受时代背景影响,诗人对人生、时间、情感的思考与表达,体现了现代人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怀念。

诗歌鉴赏:

《卜算子》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现代古诗,其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体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以“鹃啼”开篇,通过这一意象,诗人不仅引入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象征着对过往的思念。接着,细雨和林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尽管春天即将来临,但内心的孤独却无处可寄。

“依旧对林花,不是曾游处”,表明了对往昔的追忆,但现实的无情让人不禁感到失落。最后高楼上的玉笛声,如同远方的召唤,让人心中涌起一阵伤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何处有鹃啼,梦断关山路。”:引入杜鹃鸟的鸣叫,暗示思乡与失落,梦境已断。
    2. “细雨林花空复春,谁肯和春住。”:细雨中的花显得孤寂,虽然春天又回来,但谁愿意长久留住这美好。
    3. “依旧对林花,不是曾游处。”:面对林花,感慨此地并非曾经游历之地,反映出时光的流逝与变化。
    4. “蓦地高楼玉笛声,是我伤心句。”:突然传来的笛声,象征着远方的思念,同时也引发了内心的忧伤。
  • 修辞手法

    1. 比喻:杜鹃啼叫比喻思乡之情。
    2. 拟人:细雨中的林花仿佛也在感受春天的空寂。
    3.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使得情感更加对称与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失落。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鹃啼:象征思乡与失落。
  • 细雨:象征柔情与孤寂。
  • 林花:自然之美与时光流逝的象征。
  • 玉笛声:远方的思念与心灵的呼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 a) 燕子
    b) 鹃
    c) 鹰

  2. 细雨中的林花表现出: a) 生机勃勃
    b) 空寂
    c) 纷飞

  3. 高楼上的声音象征: a) 欢乐
    b) 伤感
    c) 宁静

答案

  1. b) 鹃
  2. b) 空寂
  3. b) 伤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冯永军的《卜算子》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现实困境的感慨,但冯永军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在历史的背景下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冯永军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入门》

相关查询

袁州化成岩李卫公谪居之地 题张签判园林 抚州节推萧学易衙宇一新 次韵梅花 永新宰潘仁叔再约观梅 戏题诗藁 次韵杜运使见赠 寄湖州杨伯子监丞 江上 题萧宰十二咏堂三山两水之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鬯字旁的字 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啜食吐哺 抓破脸皮 艺极 矢如雨集 包含秫的词语有哪些 落花媒人 言字旁的字 梅花处士 银条德星 强不犯弱,众不暴寡 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四点底的字 工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月规 饰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