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5:45
一剪梅 示众复用前韵
外积阴功内固阳。长春示众,此语偏长。
还能顿悟入无为,宿业犹如,赫日消霜。
不假澄心六欲忘。功成行满,越过炎凉。
腾腾兀兀任西东,觉彻人间,且恁韬光。
这首诗表达了内心的修养与对外界的淡然。外在的阴功积累,而内心则稳固如阳光。长春的景象向众人展现,这句话却显得有些冗长。能够顿悟无为的境界,过去的业力就像烈日照耀下消融的霜雪。不需要清心寡欲,功成后心胸坦荡,超越了世间的冷暖。任凭风向西东,终于觉悟了人间的真谛,也就能潜心隐匿自己的光芒。
作者介绍:尹志平,元代著名诗人,生活于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哲理的探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内心修养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内心的力量和对世俗的超脱。
这首《一剪梅》展现了尹志平对人生的深刻领悟,诗中通过“外积阴功内固阳”的对比,描绘了外在修行与内心修养的关系。诗人用“长春示众”来引入主题,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虽然生活中有太多的纷扰,但内心的坚定与宁静是至关重要的。
“还能顿悟入无为”的转折,强调了对无为哲学的体悟,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境界。而“宿业犹如,赫日消霜”,则用形象的比喻表明过往的因果关系在智慧的光芒下得以消解,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整首诗的意境逐渐深入,最后以“腾腾兀兀任西东”结束,表现出一种洒脱与放下的态度,诗人已然觉悟到人间真谛,选择隐匿自己的光芒而不是追求外在的荣耀。这种境界既是对自我内心的肯定,也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超越世俗的纷扰,最终体悟人生的真谛。
诗词测试:
诗中“阴功”指的是:
A. 显赫的成就
B. 隐秘的修行
C. 个人的财富
D. 社会的地位
“长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生机与希望
C. 暴风雨
D. 结束
诗人提到的“无为”是指:
A. 不作为
B. 超然物外
C. 逃避责任
D. 无所作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