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3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30:54
原文展示:
桑阴曲 妾自夫君戍,桑阴路不通。 将军哮似虎,少妇窃秦宫。
白话文翻译:
我自从丈夫去戍边,桑树下的路就再也无法通行。 将军的怒吼声如同猛虎,年轻的妇人偷偷模仿秦宫中的女子。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是元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和命运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观察到边疆戍守对家庭的影响,以及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和限制后所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少妇因丈夫戍边而生活受阻的情景。诗中“桑阴路不通”一句,既表达了少妇因丈夫离去而感到的孤独和无助,也隐喻了社会对女性的限制和封闭。后两句通过将军的凶猛和少妇的模仿行为,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等级和性别角色的冲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反映了元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少妇的视角,反映了战争对家庭的影响和社会对女性的限制,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桑阴路不通”象征什么? A. 少妇的孤独 B. 道路的封闭 C. 生活的困境 D. 社会的限制
“将军哮似虎”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C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杨维桢的其他诗作,如《秋思》等,以了解其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对比,两者都涉及边疆戍守的主题,但表达的情感和视角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元诗选》、《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