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1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14:23
浣溪沙
作者: 吴绍烈
湖海飘零似转蓬。
几回西去几回东。
徒将哀怨寄秋风。
说到归期惟有泪,
算来家讯又成空。
不堪惆怅月明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哀伤。作者感叹自己像飘零的蒲公英一样,随风漂荡,几次向西又几次向东,生活的无常让他只能把哀怨寄托在秋风之中。谈及归期时只有泪水流淌,回家的消息也总是空无一物。面对明亮的月光,他无法承受内心的惆怅。
作者介绍:吴绍烈(1888-1957),字若云,号白云,近代诗人,曾任教于多所学校,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与人生的感受。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诗人在经历了不少人生的波折后,感受到深沉的孤独与漂泊,故写下此诗以抒发心中苦闷。
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故乡的思念。开头的“湖海飘零似转蓬”,便将我们带入一个无根的状态,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迷茫与不安。接下来的“几回西去几回东”,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漂泊,更反映了他多次尝试寻找归属感的失败。此时,秋风成了他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凋零与失落。
“说到归期惟有泪”,一句道尽了归家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泪水成了无奈的象征。而“算来家讯又成空”则进一步加重了他的孤独感,家音的缺失让他愈感彷徨。最后一句“不堪惆怅月明中”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明亮的月光本应带来宁静,却因诗人内心的惆怅而显得愈发刺眼。
整首诗在情感的层次上非常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感悟,又有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透过诗人的独特视角,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家乡思念的惆怅,反映了个人情感的脆弱与对归属感的渴望。通过自然意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深刻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湖海飘零”指的是什么状态?
A. 自由自在
B. 漂泊不定
C. 安稳归家
诗人认为归期时只有什么?
A. 微笑
B. 泪水
C. 消息
“不堪惆怅月明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