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风入松 拟塞上词》

时间: 2025-05-05 04:34:08

诗句

少年何事远从军。

马首日初曛。

关山隔断家乡路,回首处,但见黄云。

带月一行哀雁,乘风万里飞尘。

茫茫塞草不知春。

画角那堪闻。

金闺总是书难寄,又何用、归梦频频。

几曲琵琶送酒,沙场自有红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34:08

原文展示:

少年何事远从军。马首日初曛。关山隔断家乡路,回首处,但见黄云。带月一行哀雁,乘风万里飞尘。茫茫塞草不知春。画角那堪闻。金闺总是书难寄,又何用归梦频频。几曲琵琶送酒,沙场自有红裙。


白话文翻译:

少年为何远赴戎马生涯?马头朝着初升的太阳。关山阻隔了我回家的路,回头望去,只见黄昏的云彩。夜里带着月光飞来的哀雁,随风在万里之外飞舞。茫茫的塞外草地,不知何时才是春天。画角声声,怎能忍心再听。金屋深闺的书信难以寄出,归来的梦又何必频频。几曲琵琶伴着酒,沙场之中总有美丽的红裙。


注释:

字词注释:

  1. 何事:为何。
  2. 从军:参军,在军队服役。
  3. 日初曛:日出时分,天色微亮。
  4. 隔断:阻隔。
  5. 哀雁:悲鸣的雁,象征离别与思乡。
  6. 乘风:顺风而行。
  7. 画角: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象征哀伤。
  8. 金闺:富贵人家的内室,指美丽的女子。
  9. 频频:反复,时常。

典故解析:

  • 哀雁:古代诗文常用哀雁象征离别与思乡,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 琵琶:古代乐器,常与酒宴、欢聚场景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柴静仪,清代女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以婉约细腻见长,常表现女性的情感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战乱时期,许多年轻人被征召入伍,远离家乡,诗人通过描绘士兵的离愁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风入松》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士兵在外征战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篇便以“少年何事远从军”引入,直接抒发了对年轻人参军的疑问,既是对战事的无奈,也是一种对青春的惋惜。接着用“马首日初曛”描绘出晨曦初露的景象,象征着新的旅程开始,但同时也暗示了前路的艰辛和不确定。

“关山隔断家乡路”一语,营造了深重的隔阂感,诗人回首只见“黄云”,此情此景,令人倍感失落与惆怅。接下来的“带月一行哀雁,乘风万里飞尘”,则通过描绘孤雁的飞翔,进一步加深了思乡之情,哀雁的悲鸣仿佛在耳边回响,撩动着心弦。

后半部分“金闺总是书难寄”,诗人通过对金屋深闺的描绘,展现了女儿对远方战士的思念。诗中提到的“琵琶送酒”,则暗示着战士在沙场上虽有欢聚,但内心的孤独与思乡无法抹去,形成强烈对比。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终以“沙场自有红裙”收尾,既展现了战场的风光,也暗示了战士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何事远从军:质疑年轻人为何要远离家乡从军。
  2. 马首日初曛:骑马出征,正值清晨,象征新的开始。
  3. 关山隔断家乡路:关山阻挡着归乡的路,暗示距离的遥远。
  4. 回首处,但见黄云:回望故乡,只能看到黄昏的云彩,渲染孤独感。
  5. 带月一行哀雁:夜晚飞来的哀雁,象征思乡与离别的情感。
  6. 乘风万里飞尘:孤雁随风飞行,描绘出远离家乡的无奈。
  7. 茫茫塞草不知春:塞外草地广阔,不知何时才会迎来春天,表露对未来的迷茫。
  8. 画角那堪闻:乐器的声音让人感到不忍与心痛。
  9. 金闺总是书难寄:富贵人家的书信难以寄送,无法传达思念。
  10. 又何用归梦频频:归来的梦也是无用的,反映心中无奈。
  11. 几曲琵琶送酒:几曲音乐伴着酒,体现聚会的热闹。
  12. 沙场自有红裙:在战场上,仍然存在美丽的女子,暗示对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带月一行哀雁,乘风万里飞尘”,展现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思乡之情与哀雁的飞翔相联系,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草地“不知春”,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士兵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抒发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怀念,体现了作者对年轻人命运的关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少年:象征青春与梦想。
  2. 马首:征程的开始,代表勇气与冒险。
  3. 关山:阻隔与距离,象征思乡之苦。
  4. 黄云:暗示失落与孤独。
  5. 哀雁:象征离别与思乡。
  6. 琵琶:音乐与酒,代表生活的欢聚与愉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哀雁”主要象征什么? A. 战斗
    B. 离别与思乡
    C. 欢乐
    D. 自由

  2. 填空题:诗中“金闺总是___难寄”中缺失的字是?

  3. 判断题: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战争的赞美。 (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同样表达思乡与忧国之情。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展现游子思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by 李白:同样表现了思乡之情,但更为简练直接。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by 李白:通过送别场景展现离别的伤感,与《风入松》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女诗人选集》
  •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
  • 《古诗词鉴赏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乡子 其二 春晚 南乡子 闺情 南乡子 秋怀 南乡子 其三 南乡子 其二 南乡子 捣衣 南乡子 再送容若 南乡子 午日 南乡子 与仙品妹话别 南乡子 其六 闺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鄙的成语 龠字旁的字 搬运作用 异涂同归 奢豪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非字旁的字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包含伐的词语有哪些 搜索肾胃 聊博一笑 胡言汉语 侃乐 阿结尾的成语 席地而坐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阴错阳差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斗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