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3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34:08
少年何事远从军。马首日初曛。关山隔断家乡路,回首处,但见黄云。带月一行哀雁,乘风万里飞尘。茫茫塞草不知春。画角那堪闻。金闺总是书难寄,又何用归梦频频。几曲琵琶送酒,沙场自有红裙。
少年为何远赴戎马生涯?马头朝着初升的太阳。关山阻隔了我回家的路,回头望去,只见黄昏的云彩。夜里带着月光飞来的哀雁,随风在万里之外飞舞。茫茫的塞外草地,不知何时才是春天。画角声声,怎能忍心再听。金屋深闺的书信难以寄出,归来的梦又何必频频。几曲琵琶伴着酒,沙场之中总有美丽的红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柴静仪,清代女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以婉约细腻见长,常表现女性的情感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战乱时期,许多年轻人被征召入伍,远离家乡,诗人通过描绘士兵的离愁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首《风入松》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士兵在外征战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篇便以“少年何事远从军”引入,直接抒发了对年轻人参军的疑问,既是对战事的无奈,也是一种对青春的惋惜。接着用“马首日初曛”描绘出晨曦初露的景象,象征着新的旅程开始,但同时也暗示了前路的艰辛和不确定。
“关山隔断家乡路”一语,营造了深重的隔阂感,诗人回首只见“黄云”,此情此景,令人倍感失落与惆怅。接下来的“带月一行哀雁,乘风万里飞尘”,则通过描绘孤雁的飞翔,进一步加深了思乡之情,哀雁的悲鸣仿佛在耳边回响,撩动着心弦。
后半部分“金闺总是书难寄”,诗人通过对金屋深闺的描绘,展现了女儿对远方战士的思念。诗中提到的“琵琶送酒”,则暗示着战士在沙场上虽有欢聚,但内心的孤独与思乡无法抹去,形成强烈对比。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终以“沙场自有红裙”收尾,既展现了战场的风光,也暗示了战士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士兵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抒发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怀念,体现了作者对年轻人命运的关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哀雁”主要象征什么?
A. 战斗
B. 离别与思乡
C. 欢乐
D. 自由
填空题:诗中“金闺总是___难寄”中缺失的字是?
判断题: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战争的赞美。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