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丁自南代祀嵩岳还龙虎山》

时间: 2025-05-06 01:56:12

诗句

泰华恒衡列四方,崧高维岳在中央。

降神自昔生申甫,代祀于今轶汉唐。

羽士祝釐遵典礼,鸿儒染翰作文章。

遥怜蕙帐归来鹤,长向山中护草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6:12

送丁自南代祀嵩岳还龙虎山

原文展示:

泰华恒衡列四方,崧高维岳在中央。
降神自昔生申甫,代祀于今轶汉唐。
羽士祝釐遵典礼,鸿儒染翰作文章。
遥怜蕙帐归来鹤,长向山中护草堂。

白话文翻译:

泰华山屹立四方,而崧高山则位于中央。
自古以来,神灵便在此降临,申甫(指神职者)代代祭祀,直至今天,超越了汉代和唐代。
那些修道之人按照古礼进行祝祷,才俊们在此吟咏作文。
我遥远地想到,这些归来的仙鹤,依旧在山中守护着那草堂。

注释:

  • 泰华:即泰华山,古代名山之一,象征尊贵和权威。
  • 崧高:崧高山,亦指高耸的山,通常象征神圣和庄严。
  • 申甫:古代宗教祭祀中负责祭祀的神职人员。
  • 羽士:指修道士或道士,常被认为是与神灵沟通的人。
  • 蕙帐:以蕙草制成的帐篷,象征高洁和隐逸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凌云翰,元代诗人,以其卓越的诗才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宗教文化,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诗人送别丁氏,丁自南方来到嵩岳,参与祭祀活动。嵩岳是道教重要的圣地之一,诗中展现了对古代祭祀传统的尊重,以及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气势上讲,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泰华和崧高两座山的描写,不仅是地理的呈现,更是对天地之间神圣氛围的崇敬。诗中提到的“降神”与“代祀”,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延续,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尤其在“羽士祝釐遵典礼”中,诗人描绘了道士们庄重的仪式感,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那股神圣的力量。最后一联“遥怜蕙帐归来鹤”,深情地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喻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整体上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联:描绘了嵩岳的地位,强调其在四方中的重要性。
    • 颔联:提到了神灵的降临与祭祀的历史,反映出文化的延续性。
    • 律联:描述了祭祀活动的隆重与文人墨客的相聚,显示出文化的繁荣。
    • 尾联: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神灵的敬仰。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如“羽士祝釐遵典礼”与“鸿儒染翰作文章”,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描绘,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对神灵的崇拜,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泰华、崧高:象征着崇高的精神和神圣的力量。
  • 羽士:代表着道教文化和修道者的智慧。
  • 蕙帐:象征着高洁与隐逸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泰华山和崧高山分别象征什么?

    • A. 田园风光
    • B. 神圣和崇高
    • C. 人间烦恼
  2. 诗中提到的“羽士”指的是?

    • A. 战士
    • B. 道士
    • C. 学者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商业的追求
    • B. 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的敬重
    • C. 对战争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王维的《终南山》、李白的《庐山谣》等,均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王维《终南山》描绘的是隐士生活,而凌云翰的诗则更着重于对祭祀和传统文化的尊重,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视角。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道教与中国文化》

相关查询

村居 其一 孤梅咏 村居 其四 送元本忠北上 泗上 次韵 其一 有怀 夜坐 见雪 秋怀 十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仙州 神閒气定 耂字旁的字 流波 群分类聚 歺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香火兄弟 遂大夫 韦字旁的字 攀今掉古 与民偕乐 门僧 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上党梆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