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6:4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6:42:30
登金陵报恩塔
作者: 贺炳 〔清代〕
去国山河在,登高入望新。
只今烟树色,无复旧时春。
离开故土,祖国的山河依然在,爬高了才能看到新的景色。如今的烟雾笼罩着树木的颜色,再也没有昔日春天的景象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无特定典故,但“登高”在古诗中常用来表达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代表着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
贺炳,清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活跃于清代中期。其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体现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离开故乡后,登高望远之际,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反映出作者心中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现状的无奈和感伤。
《登金陵报恩塔》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诗的前两句“去国山河在,登高入望新”直白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离开故国,尽管山河依旧,却因身在异乡而倍感孤独与惆怅。登高望远的动作,既是身体上的攀登,也是心灵上的追寻,富有哲理意味。
接下来的“只今烟树色,无复旧时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烟树的颜色让人感到模糊与朦胧,这种景象与往日春天的明媚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旧时的春天象征着美好而充满生机的往昔,现今的景色却是如此苍凉,令人感到无比惋惜。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淡淡的忧伤,反映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及对生活的思考。它不仅表现了个人情感,也让人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具有普遍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表现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感的交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去国”指的是什么?
A. 祖国
B. 故乡
C. 外国
诗中“烟树色”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迷茫
C. 悲伤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然而其背景更为沉重,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悲哀;而贺炳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情感更为细腻和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