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2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24:44
《鹧鸪天·上海学院诸生招宴》
作者: 章士钊
淞泖风烟不可求。
飘鸿爪迹镇相投。
素书我愧圮桥老,
约法今须酂邑侯。
重见面,各忘忧。
长安市上酒家楼。
收功见说宜西北,
莫负秦中自古州。
在淞泖的烟雾中,理想难以追寻。
漂浮的鸿雁留下爪印,似乎是相互牵引。
我对老桥的素书感到惭愧,
如今的约定必须遵循酂邑侯的法则。
重逢时,我们都忘却了忧愁。
在长安的酒家楼中,
听说收获的功绩应该在西北,
不要辜负了秦中这片古老的土地。
章士钊(1899-1968),字和甫,号秋水,江苏南通人,著名的现代诗人和学者。他的诗歌以古典韵味和现代感相结合著称,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这首诗是在一次聚会上写成,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以及对江南美景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这首《鹧鸪天·上海学院诸生招宴》以优雅的语言描绘了江南的美丽风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愉与对过往的追忆。诗的开头“淞泖风烟不可求”便引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渴望而又难以实现的无奈。随后的“飘鸿爪迹镇相投”以鸿雁的形象,寄托了诗人与友人间那种深厚的情谊与相互吸引的默契。
“素书我愧圮桥老”,既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感激,也显示了对自己经历的反思。诗中提到的“约法今须酂邑侯”,则是对传统文化和礼仪的尊重,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敬畏。整首诗在描绘相聚的欢愉时,也不忘传达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最后两句“收功见说宜西北,莫负秦中自古州”则是一种对未来的展望,勉励自己和朋友们不忘根本,珍惜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灵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构成了一幅充满人文情怀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友谊为主线,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对传统的尊重,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淞泖”指的是哪种地貌?
“飘鸿”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的“长安市”指的是哪个历史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