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虞美人》

时间: 2025-05-02 18:41:35

诗句

重阳师父谈炉灶。

全在心田了。

山侗亦认本来真。

性停命住,永永是吾神。

从今内外成颠倒。

渐渐通明道。

故将诗曲劝多人。

猜得春花秋月好为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1:35

原文展示

《虞美人》
作者:马钰 〔元代〕

重阳师父谈炉灶。全在心田了。山侗亦认本来真。性停命住,永永是吾神。
从今内外成颠倒。渐渐通明道。故将诗曲劝多人。猜得春花秋月好为亲。


白话文翻译

重阳节的师父谈论炉灶的事情,全在心中明白。山侗(山上的人)也认清了本来的真理。人的本性和生命在这里停留,永远是我的神灵。从今往后,内外都反过来了,渐渐地体悟到了道理。因此我把诗词劝导给大家,猜想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月是多么美好,像是亲密的朋友。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的节日,象征长寿。
  • 炉灶:指的是修行或料理的工具,象征着内心的修炼。
  • 山侗:指山中人,象征着自然中的人。
  • 性停命住:意指人的本性和生命在此刻停驻。
  • 颠倒:指内外事物的颠倒,可能暗指世事的变化。

典故解析

  • 重阳节:这个节日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长寿、团圆的象征意义,体现了对生命的珍视。
  • :在道教和儒家思想中,道是宇宙的根本法则,代表着自然的规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是元代诗人,属于道教背景的诗人,作品中常常融入了道教哲学思想。他的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对炉灶的讨论,表达了对内心修行的追求和对自然哲理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通过重阳师父谈炉灶的意象,引导读者思考内心的真实与宇宙的法则。首句提到重阳,凸显了生命的珍贵与长久的追求。师父的谈论不仅是对生活技能的探讨,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接下来提及“山侗”,则暗示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表达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谦卑与敬畏。

诗中提到“内外成颠倒”,这是一种哲学上的思考,体现了对世事变化的敏锐观察。随着内心的觉悟,外在的世界也随之改变。最后一句“春花秋月好为亲”,则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这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的哲学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阳师父谈炉灶:师父的教导是关于人生哲理的传达。
  2. 全在心田了:强调内心的领悟比外界的知识更为重要。
  3. 山侗亦认本来真:自然之人也能领悟真理,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共同体。
  4. 性停命住,永永是吾神:人的本性与生命是永恒的部分,诗人对自身神性的认同。
  5. 从今内外成颠倒:内心的觉醒导致对外界的不同理解。
  6. 渐渐通明道:随着领悟的加深,逐渐明白了道理。
  7. 故将诗曲劝多人:以诗词劝导他人,分享内心的领悟。
  8. 猜得春花秋月好为亲:春花秋月的美好让人与自然产生亲密的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炉灶比喻内心的修炼。
  • 对仗:如“内外成颠倒,渐渐通明道”,形成对比的结构,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内心修行的重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生命真谛的追求。诗人在自然的变化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通过诗歌传达给他人,体现出一种分享智慧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炉灶:象征内心修行的工具。
  • 春花秋月:象征自然之美,体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重阳:象征长寿和生命的珍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重阳节通常代表什么?
    A. 友情
    B. 长寿
    C. 努力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春花秋月”象征着__
    答案:自然之美

  3. 判断题:诗人通过炉灶的谈论强调外在的知识比内心的领悟更重要。
    答案: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 李清照
  • 《临江仙》 苏轼

诗词对比
可以将马钰的这首《虞美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二者皆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但李清照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马钰则侧重于哲理的探讨和内心的修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道教与文学》

相关查询

若耶溪上 峡州东山 秋思 邻曲小饮 物外杂题 爱闲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 南塘晚步记邻里语 晨起待子聿归 春日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善交 马字旁的字 任贤用能 练缯 戈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财物 贝宁 掐尖落钞 支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责重山岳 蓬室柴门 断井颓垣 羣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