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虞美人 其二 过虞姬墓》

时间: 2025-05-01 13:40:12

诗句

孤坟遥枕荒祠右。

过客频回首。

帐中夜舞不胜情。

化作千年舞草、尚如生。

八千祗有虞兮在。

儿女英雄槩。

刘郎宫寝付寒烟。

留取美人黄土、大王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0:12

原文展示:

孤坟遥枕荒祠右。过客频回首。
帐中夜舞不胜情。化作千年舞草尚如生。
八千祗有虞兮在。儿女英雄槩。
刘郎宫寝付寒烟。留取美人黄土大王前。

白话文翻译:

孤零的坟墓遥远地靠在荒凉的庙祠旁,
路过的行人频频回头张望。
帐中夜晚的舞蹈让人难以自持,
化作千年的舞草依旧仿佛生机盎然。
八千年前只有虞姬的身影在,
儿女英雄的故事已成往事。
刘郎的宫寝如今只剩下寒烟,
留给美人的,只有在黄土之下的大王前。

注释:

  • 孤坟: 指的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坟墓,暗示其主人无人问津。
  • 荒祠: 荒废的庙宇,形容环境的凄凉。
  • 过客: 途经的行人,反映出对亡者的怀念。
  • 帐中夜舞: 指夜晚的舞蹈,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
  • 舞草: 原意是指舞动的草,隐喻着生命的延续。
  • 虞兮: 指虞姬,著名的美人,歌舞之才。
  • 儿女英雄槩: 指那些英雄豪杰的事迹。
  • 刘郎: 指刘邦,历史上的汉高祖,与虞姬的故事息息相关。

典故解析:

虞姬是项羽的爱人,因与项羽的悲剧爱情而闻名。诗中提及的“刘郎”则暗指刘邦,二者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历史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情感纠葛。诗中通过对虞姬的回忆,表达了对往昔英雄和美人命运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风格典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清代,正值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追忆与反思之时,诗人通过对虞姬和刘郎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与英雄主义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 其二 过虞姬墓》以虞姬的孤坟为起点,展现出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感慨。开篇的“孤坟遥枕荒祠右”,即刻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孤独的氛围。接着“过客频回首”,通过行人的目光,反映出人们对过往英雄人物的怀念与思索,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帐中夜舞不胜情”一句,展现了虞姬生前的风光与舞姿,似乎在诉说着她生前的美丽与哀愁。而“化作千年舞草尚如生”,则表达了即使岁月流逝,虞姬的舞姿仍旧在历史中留存,彷佛生命的延续。

最后两句“刘郎宫寝付寒烟,留取美人黄土大王前”,则将历史的悲剧感推向高潮,刘邦的宫殿如今只剩下寒烟,而虞姬的美丽只能停留在黄土之下,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人生的悲剧。

整首诗在情感的抒发上,既有对往日辉煌的追忆,也有对英雄与美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坟遥枕荒祠右: 描绘了虞姬的坟墓孤零零地位于荒凉的庙旁,营造出寂寞的氛围。
  2. 过客频回首: 过路的行人频频回头,暗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虞姬的敬仰。
  3. 帐中夜舞不胜情: 表达了对夜晚舞蹈的无限情感,仿佛舞蹈能唤起对虞姬的回忆。
  4. 化作千年舞草尚如生: 舞草象征着虞姬的生命之舞,尽管人已不在,舞姿却仿佛仍在。
  5. 八千祗有虞兮在: 追忆虞姬的存在,表明她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
  6. 儿女英雄槩: 提及历史中的英雄儿女,暗示他们的故事已成往事。
  7. 刘郎宫寝付寒烟: 刘邦的宫殿如今只剩下烟雾,暗示历史的消逝。
  8. 留取美人黄土大王前: 最后一句总结了虞姬的命运,留存于黄土之下,令人感到惋惜。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例如“孤坟”与“荒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舞草”隐喻虞姬的舞蹈,展现她的美丽与生命的延续。
  • 拟人: “化作千年舞草尚如生”,拟人化地赋予舞草生命感,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虞姬与刘郎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怀念、对爱情的思索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对生命与命运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坟: 代表孤独与寂寞,象征着历史的遗忘。
  • 荒祠: 反映出荒凉的环境,暗示着往日辉煌的消逝。
  • 舞草: 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美好的回忆。
  • 寒烟: 表达了历史的消逝与人事的苍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虞姬的孤坟?

    • A. 帐中夜舞不胜情
    • B. 孤坟遥枕荒祠右
    • C. 八千祗有虞兮在
    • D. 刘郎宫寝付寒烟
  2. 诗中提到的“刘郎”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刘备
    • B. 刘邦
    • C. 刘秀
    • D. 刘彻
  3. “舞草”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延续
    • B. 死亡的悲哀
    • C. 忘却的痛苦
    • D. 过去的辉煌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虞美人》李煜
  • 《长恨歌》白居易

诗词对比:

与李煜的《虞美人》相比,董元恺的《虞美人 其二 过虞姬墓》更加强调历史人物的情感与命运的思考;而李煜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两者在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李煜与他的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双溪途中作 希古社集 山楼秋夜有所怀 越溪女 再示鲸 秋日上党道中怀故乡知旧 送句吴豪士重游大梁三首 送句吴豪士重游大梁三首 送句吴豪士重游大梁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呒啥 支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吃著不尽 计功补过 万不耐一 做眉做眼 耳刀旁的字 耗废 飞字旁的字 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溢美之辞 贫瘁 白发红颜 四足 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