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4:27
孤灯伴影初更过,
远笛凄清,倍觉飘零。
寂寞空庭百感生,
踟蹰花下浑无语。
唧唧虫声,诉尽秋情,
雁唳天边几点星。
在孤独的灯光下,影子伴随我走过初更时分,
远处传来的笛声凄清,使我更加感到飘零之感。
寂静的空庭中,涌起百般情感,
我在花下徘徊,却无言以对。
只有唧唧的虫声,诉说着满满的秋天情怀,
而天边雁鸣声中,隐约有几颗星星闪烁。
本诗没有特别直接的历史典故,但通过“雁”和“虫声”的描写,隐含了对离愁和秋天的感慨,常见于古代诗词。
罗元贞(1875年-1944年),字仲华,号天涯,近代诗人、词人,晚清民初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采桑子 秋夕》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孤独的夜晚和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个人孤独的感慨。
《采桑子 秋夕》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通过孤灯、远笛、虫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邃的寂静和孤独感。词的开头“孤灯伴影初更过”,便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这里的“孤灯”象征着诗人的孤独,而“影”则暗示着他内心的孤寂。随着远处凄清的笛声传来,诗人内心的感慨愈加深沉,似乎在感叹生命的无常与飘零。
而“寂寞空庭百感生”,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了极致,空荡的庭院中,诗人感受到的是数不尽的情感涌动。这种情感的复杂不仅仅是对秋天的感伤,更是对生命、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接下来的“踟蹰花下浑无语”,表现了词人在面对内心复杂情感时的无言与无奈,仿佛即使身处美丽的花下,也无法解开心中的愁苦。
最后两句“唧唧虫声,诉尽秋情,雁唳天边几点星”,更是将秋天的气氛描绘得淋漓尽致。虫声和雁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秋夜的画面,几颗星星点缀其中,带来了些许的宁静与美好,但更多的却是凄凉与思念。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夕的孤独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孤独及对往昔的深刻思考,蕴含着对秋天的感伤与思念,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中“孤灯”象征什么?
“唧唧虫声”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词中“雁唳”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