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侠杂词》

时间: 2025-05-07 07:25:54

诗句

蜀琴初奏双鸳鸯,嶰竹和鸣双凤皇。

夜阑酒散不上马,紫荆月堕西家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5:54

春侠杂词

原文展示:

蜀琴初奏双鸳鸯,
嶰竹和鸣双凤皇。
夜阑酒散不上马,
紫荆月堕西家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的场景,蜀地的琴声悠扬,仿佛在奏响双鸳鸯的爱情;竹林中,鸟儿和鸣,像双凤在欢歌。夜深酒散,宾客们还未上马离开,紫荆花下,明月照在西家的墙上,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

注释:

  • 蜀琴:指四川地区的古琴,象征优雅的音乐。
  • 双鸳鸯:象征夫妻或情侣之间的和谐美好。
  • 嶰竹:指一种竹子,象征清雅。
  • 双凤皇:象征美好的事物,常用来形容成双成对的美好事物。
  • 夜阑:夜深的时候。
  • 酒散:酒席结束,宾客散去。
  • 紫荆月:紫荆花与明月,象征春天的美好景象。
  • 西家墙:西边的家,暗示亲切的邻里关系。

典故解析:

“鸳鸯”与“凤”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用来象征爱情和美好事物,典出《红楼梦》等文献。而“紫荆”在古代也有象征美丽、繁荣的意思。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维桢(1296年-1370年),元代诗人,号“紫云山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生于四川,深受蜀地文化影响。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夜美景,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头两句以琴声与鸟鸣引入,表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仿佛音乐与自然融为一体,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增强了整个场景的静谧与美好。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邃,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蜀琴初奏双鸳鸯:蜀地的琴声初起,仿佛双鸳鸯在对唱,营造出柔美的氛围。
    2. 嶰竹和鸣双凤皇:竹林中鸟儿和鸣,如双凤共舞,意象生动。
    3. 夜阑酒散不上马:夜深了,酒席散了,宾客们依然不愿离去,表现出对这一刻的留恋。
    4. 紫荆月堕西家墙:紫荆花下,月光洒在西家的墙上,暗示着温暖的邻里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与鸳鸯、鸟鸣与凤皇相提并论,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构成鲜明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蜀琴:象征着优雅与文化。
    • 双鸳鸯:象征爱情与和谐美好。
    • 双凤皇:象征美好事物与幸福。
    • 紫荆月:象征春天的宁静与美丽。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维桢
      • C. 杜甫
      • 答案:B
    2. 诗中“蜀琴”象征着什么?

      • A. 战争
      • B. 优雅的音乐
      • C. 诗人的孤独
      • 答案:B
    3. “双凤皇”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朋友
      • B. 美好事物
      • C. 财富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描绘夜晚的宁静与思乡之情。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悟。
  • 诗词对比

    • 杨维桢的《春侠杂词》和李白的《静夜思》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后者则更多表达了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元诗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到官归志浩然二绝句 画牧牛赞 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 雨过至城西苏家 喜太守毕朝散致政 戏答王观复酴醾菊二首 往岁过广陵值早春尝作诗云春风十里珠帘卷彷 次韵裴仲谋同年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麟趾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卜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岭结尾的成语 包含淫的词语有哪些 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屐齿之折 情深如海 对针 癶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腹心 两雄不并立 抑微 余资 鼻孔朝天 包含隰的词语有哪些 富国强兵 混混泇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