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9:24
客怀消黯登楼赋。梦里无吾土。相怜马队校书人。共仰荆轲歌罢胆轮囷。江关一老最萧瑟。共历恒沙劫。秦灰满地雪盈颠。为问空山写集此何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在客居他乡时,心情愈发沉重,心中对故土的思念无处可寄。梦中也没有故乡的影子,只有与同在异乡的书生相互怜惜。两人共仰荆轲的英雄歌声,虽已无所畏惧,却依然感到无奈。江边的老者显得格外凄凉,经历了无数磨难。地上满是秦朝的灰烬,白雪覆盖着山顶,忍不住想问这空山,何年才会有这样的集会。
荆轲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刺客,他为了替国报仇而不畏生死,象征着忠诚与勇气。诗中提到他,是为了表达诗人对英雄气概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夏承焘是近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沧桑。他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的情感描写。
此诗创作于诗人身处异乡之时,因思乡而生,借古人之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诗的开头“客怀消黯登楼赋”便展现了诗人孤独的心情,登楼赋诗却感到无处寄托。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回忆起与同伴的相聚,虽然共同仰慕荆轲的壮烈,却依然无法摆脱心中的忧虑与无奈。
江边的老者,是岁月沧桑的象征,经历了无数的劫难,折射出历史的无情。诗的末尾“为问空山写集此何年”,则是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迷茫,既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也流露出对时事的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个人的悲伤,也有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命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在动荡时代中个体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荆轲”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刺客
B. 将军
C. 文人
D. 商人
“客怀消黯”中的“消黯”指的是?
A. 失落
B. 明亮
C. 悲伤
D. 幸福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历史的反思
C. 对未来的迷茫
D. 对友人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