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蝶恋花 其十》

时间: 2025-04-30 13:28:37

诗句

水活银塘帘影动。

听尽啼鹃,犹怯余寒重。

新绿抽条如丱𩮰。

光阴未到桐花冻。

钿阁筝尘嫞拨凤。

生怕黄昏,眉月生西弄。

芳约一春谁与共。

花风回首都如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28:37

原文展示:

蝶恋花 其十

水活银塘帘影动。听尽啼鹃,犹怯余寒重。
新绿抽条如丱。光阴未到桐花冻。
钿阁筝尘嫞拨凤。生怕黄昏,眉月生西弄。
芳约一春谁与共。花风回首都如梦。


白话文翻译:

在水波荡漾的银色塘边,帘影轻轻摇动。听尽了杜鹃的啼鸣,仍然感到寒意依旧沉重。
新芽抽出嫩枝如同小孩子的头发,时光尚未到来,桐花依然冰冻。
在华丽的阁楼中,尘埃飞舞,筝声轻拨如同凤凰鸣叫。
生怕黄昏来临,眉月(新月)在西边升起。
芳草约定一春,谁与我共享?花香的风回首时都如梦一般。


注释:

字词注释:

  • 水活银塘:水波荡漾的银色塘边。
  • 啼鹃:杜鹃鸟的啼鸣,象征春天的到来。
  • 犹怯余寒重:仍然感到寒气沉重。
  • 新绿抽条如丱:新芽长出,像小孩的头发。
  • 光阴未到桐花冻:时间尚未到,桐花还未盛开。
  • 钿阁筝尘嫞拨凤:华丽的阁楼中,筝声轻拨。
  • 眉月生西弄:新月在西边升起。
  • 芳约一春谁与共:草木花香,一春的约定,谁能共享?
  • 花风回首都如梦:花香的风回首时如梦一般。

典故解析:

  • 杜鹃:古时常用以象征春天和离别。
  • 桐花:桐树的花,寓意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钿阁:指华丽的房屋,象征着富贵和美好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近代诗人,生活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他的诗风多以细腻、婉约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蝶恋花 其十》创作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思考与感慨,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 其十》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以“水活银塘帘影动”展示了春日的生机,水波涟漪与帘影摇曳,生动地刻画出一幅美丽的春日画面。接着提到“听尽啼鹃,犹怯余寒重”,表达了春天的来临与依旧存在的寒意,给人一种微妙的矛盾感。

诗中“新绿抽条如丱”用童趣的比喻描绘新芽的生长,生动形象。而“光阴未到桐花冻”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节律,桐花未绽放的景象让人感到一丝惋惜。随着诗意的深入,作者借助“钿阁筝尘嫞拨凤”展现了华丽的生活场景,筝声的轻拨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柔和。

最后的“芳约一春谁与共,花风回首都如梦”更是将全诗推向了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约定的渴望与孤独感。整首诗浑然一体,既有自然的生机,又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活银塘帘影动: 描绘了春天的生动场景,水波荡漾,帘影随之摇动。
  2. 听尽啼鹃,犹怯余寒重: 听到杜鹃的啼鸣,感受到春的气息,但寒意依旧。
  3. 新绿抽条如丱: 新芽吐出,生机勃勃,形象生动。
  4. 光阴未到桐花冻: 时间尚未到来,桐花仍未开放,隐含对时光的感叹。
  5. 钿阁筝尘嫞拨凤: 华丽的环境与音乐,展现了生活的富贵与美好。
  6. 生怕黄昏,眉月生西弄: 担心黄昏的来临,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忧虑。
  7. 芳约一春谁与共: 对春天的约定与渴望,感受到孤独。
  8. 花风回首都如梦: 追忆往事,感叹一切如梦般虚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新绿比作童儿的头发,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如“听尽啼鹃”。
  • 对仗:上下句相对应,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孤独,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活银塘:象征生机与生命的流动。
  • 啼鹃:春天的象征,带来生命的希望。
  • 新绿:新生与希望的象征。
  • 桐花: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钿阁:华丽与富贵,展现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鸟是?

    • A. 燕子
    • B. 杜鹃
    • C. 雀鸟
  2. “光阴未到桐花冻”中的“桐花”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时光的流逝
    • C. 夏天的炎热
  3.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 A. 自然景观
    • B. 人生孤独
    • C. 爱情的甜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在表现春天的同时,更加突出对国家和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近现代诗人传》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历史背景。

相关查询

桂殿秋 遄归 桂殿秋 醉行 桂殿秋 望月作 桂殿秋 雨后落桂满车 桂殿秋 其十七 凌烟崮 桂殿秋 劳山近区纪游 其十五 飞云瀑 桂殿秋 其十四 小赤壁 桂殿秋 其十三 登窑 桂殿秋 其十二 沙子口 桂殿秋 其十一 烟台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旌钺 阜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独学寡闻 而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穷极要妙 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还年卻老 包含犀的成语 贵港市 日理万机 绣斧之诛 龠字旁的字 前阀 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有晋 枝分叶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