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8:07
八声甘州 思隐
作者: 崔荣江
写心笺无绪罢陈玄,烦来撚青灯。叹星疏月暗,颜容消减,瘦在三更。
听那夜鸦惊噪,断续惹飞萤。惆怅红尘事,恨寄琴筝。
到了鸡鸣炊早,剪寒窗霜浅,老竹枝横。
苦年华羁旅,恰似落柴荆。
志踌躇才疏学浅,愧顿首掩却破旗旌。
思归也去陶翁处,卧看山青。
写下心中的烦恼,难以理清,夜晚的青灯下,我感到无比烦躁。
叹息星光稀疏,月亮暗淡,自己的容颜也渐渐消瘦,
在凌晨三点的时分,我感到无比孤独。
听那夜里的乌鸦惊叫,时断时续,牵引着飞舞的萤火虫。
对于世俗的烦恼,我感到惆怅,不禁将这些情感寄托在琴筝上。
等到鸡鸣声起,早晨的炊烟袅袅,窗外的霜已不再厚重,老竹枝横在窗前。
这一年多的漂泊生活,犹如满地的柴荆,令人苦不堪言。
我的志向踌躇满志,但才华却贫乏,心中不禁羞愧,低头掩面,掩盖那破旧的旗帜。
我思念的归处,便是陶渊明的居所,卧在那儿,仰望青山。
崔荣江,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展现出强烈的个体意识。
《八声甘州 思隐》创作于当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多元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的烦恼与对归属感的思考,表达对传统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代生活的迷茫与困惑。
《八声甘州 思隐》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开头以“写心笺无绪罢陈玄”引入,直抒胸臆,表达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心情。接着,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夜鸦的惊叫、飞蛾的摇曳,都是对孤独的象征,让人感受到一种幽深的意境。
诗的转折在“到了鸡鸣炊早”处,清晨的来临象征着新的希望,但诗人对于年华的感慨却让人倍感沉重。对“苦年华羁旅”的描绘,既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当下人们生活状态的共鸣。最后,诗人以“思归也去陶翁处”结束,表达了对自然、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让整首诗在婉约中透出一丝明朗的希望。
整体来看,诗歌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受、对归属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思索。诗人在自然与世俗之间徘徊,最终选择了对陶渊明式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心笺”指的是什么?
A. 书信
B. 笔记本
C. 信纸
D. 日记
诗人对夜晚的描写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宁静
B. 孤独
C. 快乐
D. 安详
“思归也去陶翁处”中的“陶翁”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陶器制造者
C. 陶土工人
D. 陶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