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江南》

时间: 2025-05-04 05:22:25

诗句

书余论,词话启于廷。

应与月坡称合璧,后来七子更专精。

吴下有新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2:25

原文展示:

望江南
作者:卢前
书余论,词话启于廷。
应与月坡称合璧,
后来七子更专精。
吴下有新声。

白话文翻译:

在书房闲聊时,讨论起词的创作,
词的艺术早在朝廷中就已开始。
应当与“月坡”(指李清照和她的作品)相辅相成,
而后“七子”(指南宋词人)更是专注于此道。
在吴下(指江南地区)又传出了新的词声。

注释:

  • 书余论:指在闲暇时讨论、交流。
  • 词话:指词的创作和讨论,特别是古代词的艺术形式。
  • 月坡:指的是李清照,她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诗词创作上与男性词人形成对照。
  • 七子:通常指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代表了宋词的一个重要流派。
  • 吴下:指江南地区,因其文化繁荣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前(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词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江南水乡的风光及人文情怀,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创作背景
在近代,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在江南地区。在这样的环境下,卢前创作《望江南》,旨在总结和赞美词这一艺术形式,表达对词人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

诗歌鉴赏:

《望江南》是一首颂扬词的诗,表现了作者对古典词作的深刻理解与敬仰。诗中提到“书余论,词话启于廷”,不仅彰显了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历史渊源,还表明了其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对李清照的提及,表现了作者对女性词人的崇敬与认可,强调了词作的多元化与包容性。最后,提到“吴下有新声”,则暗示了江南地区在词的创新与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展现出词在当时社会文化中的活力与生命力。整首诗不仅有对词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文学传承与创新的关注,具有较强的历史感与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书余论,词话启于廷:在闲聊中提到,词的艺术早在朝廷中就已经开始。
    • 应与月坡称合璧:应当与李清照的作品相辅相成,彼此辉映。
    • 后来七子更专精:后来七位词人更加专注于词的创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 吴下有新声:在江南地区,又传出了新的词声,展示了词的活力。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用词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词人与李清照之间的关系比作“合璧”,突出了其艺术价值。
  •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词作为艺术形式的历史与传承,赞美了江南地区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后辈词人的期待与祝福。

意象分析:

  • “月坡”:象征着女性词人的智慧与情感,体现出词的柔美与细腻。
  • “吴下”:代表了江南地区的文化底蕴与创新精神,暗示了该地区在词的创作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书余论”中的“书”指的是:
    A. 书本
    B. 书法
    C. 书房
    D. 书信

  2. 填空题
    “应与月坡称__”填写合适的词语。

  3.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七子”指的是现代的著名词人。(对/错)

答案:

  1. C
  2. 合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比较卢前的《望江南》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可以看出二者在表达情感和艺术风格上的异同:前者更注重对文艺的总结与赞美,而后者则更加突出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学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 病中口占 病中答客 和陈七峰七诗韵 其五 和陈七峰七诗韵 其二 和陈七峰七诗韵 其一 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 其二 送蒙斋赴召六首 其四 二月道中效赵章泉体四首 其四 偶成五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爻字旁的字 壁居 元巳 材疏志大 强迫 顾行 十八般武艺 门字框的字 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自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拿贼要赃,拿奸要双 齒字旁的字 不祧之宗 必要 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揪辫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