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平乐 其五》

时间: 2025-05-04 00:11:02

诗句

愁春不尽。

望断双鱼信。

飞絮落花欺翠鬓。

最是春酲初醒。

浮云西北高楼。

珠帘得似扬州。

可奈黄昏细雨,峭寒都在琼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1:02

原文展示:

清平乐 其五
作者:赵尊岳

愁春不尽。
望断双鱼信。
飞絮落花欺翠鬓。
最是春酲初醒。
浮云西北高楼。
珠帘得似扬州。
可奈黄昏细雨,
峭寒都在琼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尽愁绪,眼望着双鱼座的星信,飞舞的柳絮和飘落的花瓣仿佛在欺凌我的青丝。最是春醉刚醒的时候,西北高楼上的浮云,珠帘的样子就像扬州的美景。可惜在黄昏细雨中,寒意依然刺骨,仿佛一切都在琼钩的阴影里。


注释:

字词注释:

  1. 愁春不尽:春天的愁绪似乎没有尽头。
  2. 双鱼信:指双鱼座的星信,象征着美好的期盼和寄托。
  3. 飞絮:指柳絮,春天时飞舞的柳絮。
  4. 翠鬓:形容青丝或青黑的头发。
  5. 春酲:春天的醉意,形容春天的迷醉和懒散。
  6. 琼钩:美玉制成的钩子,象征着美丽而又寒冷的景象。

典故解析:

  • 双鱼信:双鱼座在古代常被视为象征爱情和希望的星座,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 扬州:扬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城,以其繁华和美丽著称,诗中提到的珠帘让人联想到扬州的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1872-1943),字文茂,号逸东,近现代诗人,生于湖北,后移居上海。他的诗风兼具传统与现代,常常表达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赵尊岳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清平乐 其五》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内心的愁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清平乐 其五》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然而其情感却并不单纯。开篇的“愁春不尽”即传达出一种对春天的无奈与愁苦,似乎春天的美好并不能冲淡内心的忧伤。接着,诗人通过对双鱼信的描绘,表现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依恋。飞絮和落花的意象则进一步突显了春天的无常,犹如人生的变化无常,让人感到无奈。

“最是春酲初醒”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春天带来的迷醉感,春醉中清醒的瞬间,恰似对生活的深思。后面的浮云和珠帘,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然而“可奈黄昏细雨,峭寒都在琼钩”一句则又将诗人的情感拉回现实,细雨和寒意交织,似乎暗示着生活的艰辛与困扰,令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词在描绘春天美景的同时,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愁春不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春天的美好并未能带走他的忧愁。
  2. 望断双鱼信:眼望双鱼座,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失落。
  3. 飞絮落花欺翠鬓:柳絮与落花象征着春天的无常,仿佛在讽刺诗人的年华易逝。
  4. 最是春酲初醒:春醉初醒,感受到春天的迷醉与清醒之间的矛盾。
  5. 浮云西北高楼:描绘高楼上的浮云,象征着高远与希望。
  6. 珠帘得似扬州:珠帘美丽如扬州,暗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 可奈黄昏细雨:黄昏的细雨让人感到无奈与失落。
  8. 峭寒都在琼钩:寒意刺骨,意象中暗示着生活的艰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絮、落花比作对青春的欺凌,暗示时间的流逝。
  • 拟人:飞絮落花被赋予了“欺”的行为,增加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词中句式对称,增添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在时代变迁中的迷茫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愁春:象征着对生活的忧虑与无奈。
  2. 双鱼信: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的期望。
  3. 飞絮落花:象征春天的短暂与无常。
  4. 浮云:代表心中的希望与理想。
  5. 珠帘:象征美好与繁华的生活。
  6. 黄昏细雨:象征生活中的困顿与疲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愁春不尽”中“愁春”的含义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喜爱
    • B. 对春天的担忧与忧愁
    • C. 对春天的怀念
  2. 诗中提到的“珠帘”象征什么?

    • A. 美丽与繁华
    • B. 寒冷与孤独
    • C. 失落与无奈
  3. 诗中“飞絮落花”用来表达什么?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青春的流逝
    • C. 对春天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1.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但更侧重于社会动荡中的忧虑。
  2.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写春光,但情感更为直接、乐观,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面对春天时的不同情感与视角。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选》
  •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辞典》

以上资料可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古典诗词的美学和历史背景。

相关查询

官舍小亭闲望 赠别崔五 别杨颖士、卢克柔、殷尧藩 晚池泛舟,遇景成咏,赠吕处士 胡吉郑刘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予亦次焉…纪之传好事者 钟陵饯送 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见才调集)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酬郑侍御东阳春闷放怀追越游见寄 游紫霄宫七言八句 竹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麻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弓字旁的字 包含爨的成语 蓑笠纶竿 包含浙的词语有哪些 骨字旁的字 意色 赤诏 包含趋的词语有哪些 自残 开阶立极 跨州连郡 痕窍 病字头的字 偏信 剖析肝胆 荡然无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