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4:30
清平乐(赠游簿侍儿)
作者:袁去华
长条依旧。不似章台柳。
见客入来和笑走。腻脸羞红欲透。
桃花流水茫茫。归来愁杀刘郎。
尽做风情减尽,也应未怕颠狂。
这条长条依然如故,
可不是像章台的柳树那样摇曳。
见到客人进来,便和他笑着走来,
脸上泛起红晕,羞得快要透出来。
桃花和流水交融,迷茫无尽。
归来的时候,让刘郎愁苦不已。
尽管风情已经减退,
但想必你也不怕这颠狂的日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袁去华,宋代词人,以清丽婉约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女子的柔情与春日的景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是袁去华在春日游玩中,看到游簿侍儿的美丽与娇羞而写。词中充满了对美好青春的惋惜与对爱情的向往。
《清平乐(赠游簿侍儿)》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娇羞与青春的美好。开篇的“长条依旧”便引入了春天的氛围,柳树的柔美与女子的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词中描绘了女子见客时的羞涩与活泼,展现出一种青春的活力。
“桃花流水茫茫”的意象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流动与无常,正如爱情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刘郎的愁苦则是对这种流逝的无奈与惋惜,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词不仅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更在情感上体现出一种对青春风华的珍视与对爱情的渴望。结尾处“尽做风情减尽,也应未怕颠狂”更是表达出一种对生活与爱情的洒脱态度,尽管风情已减,但仍不怕追求疯狂的爱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女子青春风华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形成了一种既美好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自然的美,也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词测试
诗中“腻脸羞红欲透”中的“腻”字是什么意思?
A. 皱
B. 嫌
C. 腻烦
D. 粘腻
诗中“桃花流水茫茫”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迷茫与无常
C. 悲伤
D. 愤怒
词中提到的“刘郎”指代的是谁?
A. 诗人
B. 女子心中的情人
C. 朋友
D. 侍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两者皆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但袁去华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