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2:57
扬州慢
作者:俞律 〔近代〕
三月烟花,一湖春水,望中约略扬州。
自寒梅落尽,便忘却乡愁。
认二十四桥过客,二分蟾影,犹照青楼。
太匆匆,故国黄昏,柳暗烟稠。
道人何在,想当年度曲风流。
算驻马春风,空城怀古,佳句难酬。
红叶而今笑我,依前是絮冷萍浮。
问甚时重到,唤舟同觅盟鸥。
在三月的烟花盛开时,湖水春色正好,远望中似乎隐约可见扬州。自从寒梅凋落后,我便忘却了心中的乡愁。认得那二十四桥的过客,月亮的影子映照在青楼之上。时光匆匆,故乡的黄昏中,柳树阴暗,烟雾弥漫。那位道士何在?我想起了当年那曲优美的风流。算是驻马在春风中,空城怀古,佳句却难以酬唱。如今红叶嘲笑我,依旧是那冷冷的浮萍。问何时能够重回扬州,呼唤小舟一同寻觅那曾经的鸥鸟。
作者介绍
俞律,近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
创作背景
《扬州慢》创作于一个春天的时节,正值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往昔的怀念。扬州,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诗人在描绘其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故乡的眷恋。
《扬州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开头的“三月烟花,一湖春水”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场景,展现了扬州的美丽。而“自寒梅落尽,便忘却乡愁”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似乎在提醒人们,尽管春光明媚,但乡愁却难以忘却。
接下来的描写逐渐深入,二十四桥和蟾影的出现,勾起了诗人对旧时光的思念,也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太匆匆,故国黄昏,柳暗烟稠”,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在情感上波澜起伏,从对美景的赞美到对往昔的追忆,再到对未来的不确定,情绪层层递进,给人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最后一句“问甚时重到,唤舟同觅盟鸥”,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渴望与期待,想要回到那段美好的时光,寻找曾经的友谊与快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往的追忆。诗人通过美丽的春景引发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一种“虽美景常在,但人事已非”的感慨,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二十四桥”指的是哪个城市的地标?
A. 南京
B. 扬州
C. 苏州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A. 柳树与烟雾
B. 烟花与春水
C. 以上皆是
“问甚时重到,唤舟同觅盟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当下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俞律的作品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