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2:3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38:37
生查子
作者: 秦鸿
一饿忽如天,一饼凭谁画。
画得月团团,恰似银霄下。
一舞动杨枝,一曲钧天亚。
此纸是谁撕,画架袈裟挂。
这首诗的意思是:一阵饥饿突然袭来,仿佛天地都在旋转;一饼饼子又是谁绘制的呢?画中的月亮圆圆的,正如银色的云霄之下。一枝杨柳在舞动,一曲优雅的音乐在空中飘荡。这张纸是谁撕下来的呢,画架上挂着袈裟般的画布。
秦鸿,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其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等主题,常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诗创作于当代,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细节的观察与思考,通过饥饿和月亮等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受和对艺术的追求。
《生查子》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对艺术的倾慕。从“一饿忽如天”的开篇,诗人通过饥饿的感受引导读者进入一种紧张的状态,仿佛天地都随之颤动,暗示了内心的焦虑与渴望。接着提到的“画得月团团”,不仅描绘了月亮的美丽,更隐喻了诗人内心对完美与和谐的追求。
诗中“杨枝舞动”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灵动与生命的蓬勃,仿佛传达出一种无形的音乐感,令读者感受到生命的律动。而最后两句“此纸是谁撕,画架袈裟挂”则引人深思,似乎在质问艺术的起源与归宿,袈裟的意象又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宗教的神秘感,暗示着艺术与信仰之间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艺术与内心世界的思考,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意象,为读者提供了多层次的解读空间。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对美好艺术的追求,探讨了艺术与信仰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月团团”形容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诗人通过哪种情感引入诗的主题?
“此纸是谁撕”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