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1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18:00
清溪道中
作者: 张乔 〔明代〕
滩声摇细雨,山色隔疏松。
岸迥人遥集,云来鸟并封。
石歌时柝腹,壁古每胎龙。
鼓棹旋流下,回看面面峰。
这首诗描绘了清溪旁的自然景色和幽静的氛围。溪水轻轻拍打着岸边,伴随着细雨的声响。远处的山色被稀疏的松树隔开,显得更加苍翠。岸边的人们聚集得比较远,云彩飘来,鸟儿们成群飞翔,似乎把整个场景封闭在一幅画中。水边的石头偶尔发出歌声,岩壁古老而神秘,仿佛蕴藏着龙的传说。划桨的声音在水流中回荡,回头望去,那一座座山峰在云雾间显得层层叠叠,宛如浮现的幻影。
张乔(约1550年-1620年),字安道,号静斋,明代诗人,生于福建,曾任职于地方官。其诗风多表现自然景观,情感细腻,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清溪道中》创作于作者游历自然时所产生的灵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山水的感悟。在当时,许多文人都热衷于山水诗的创作,张乔也在其中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美。
《清溪道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清幽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宁静。开篇以“滩声摇细雨”引入,声与雨的结合,创造出一种轻柔而美妙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山色隔疏松”的描绘,表现了山与水的和谐关系,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美。这种自然景象不仅让人感受到清新、宁静的氛围,还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岸迥人遥集”一句表现出人与自然的距离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似乎人们在欣赏自然的同时也保持着一种尊重和距离。接下来的“云来鸟并封”描绘了鸟儿飞翔的情景,象征着自由和生机,仿佛在说自然是生命的源泉。
诗中“石歌时柝腹,壁古每胎龙”通过细腻的描写,暗示了自然的神秘与历史的厚重,石头和岩壁不仅是自然的产物,也是文化的承载体。最后“鼓棹旋流下,回看面面峰”则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对景物的回味,山峰在水流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神秘而多变,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将自然的美与诗人的情感完美结合,展现了张乔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借此反映人们应有的生活态度:在纷扰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珍惜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中“滩声摇细雨”中的“滩声”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云来鸟并封”,这句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鼓棹旋流下”中的“鼓棹”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