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5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1:13
清平乐
夜来霜重。帘外寒风劲。
横笛楼头才一弄。惊破绿窗幽梦。
起来情绪如何。开门月色犹多。
照我如常如画,更谁能似姮娥。
夜里霜降得很重,窗帘外寒风呼啸。
楼头的横笛刚刚吹了一曲,惊醒了我在绿窗里做的幽梦。
我起来后,心情如何呢?打开门,月光依然明亮。
这光照耀着我如同画中人,谁能像那嫦娥一样美丽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秉忠,元代诗人,出身于士族,生活在北方。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其作品在风格上既有元代的豪放,也不乏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清平乐》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夜晚,反映了诗人对夜晚宁静氛围的感受,同时也隐含了对爱情与孤独的思考。
《清平乐》是一首抒情性极强的词作,诗人在幽静的夜晚,通过描绘寒霜与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开头两句“夜来霜重。帘外寒风劲。”,描绘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似乎在映射着内心的孤寂。接下来,诗人通过“横笛楼头才一弄”,引入音乐的元素,打破了夜的寂静,表现出一种突如其来的感动与惊醒。
“惊破绿窗幽梦”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无情,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接下来“起来情绪如何”,诗人自问自答,反映出内心的思索与挣扎。最后两句“照我如常如画,更谁能似姮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欣赏,也流露出对嫦娥那种绝世美丽的向往和无奈。
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对比,表现了孤独与美好之间的矛盾,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孤独的反思,体现了人在自然与情感之间的矛盾体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清平乐》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刘秉忠
C. 苏轼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姮娥”指的是哪位神话人物?
A. 西王母
B. 嫦娥
C. 观音
D. 玉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些对比与推荐,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诗歌的主题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