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0:47
念奴娇 野行遣兴
作者: 卢青山
野村疏竹,有清塘两口,淡烟几笔。
我道行情皆在我,不在佳山好石。
种豆南山,豆衰草盛,又有何堪怿?
陶公一点,便留真意历历。
寄语骚客文人,莫因诗瘦,随处有高格。
格磔黄鹂啼不定,岂解邀时颂德?
乱草留痕,低枝挂翠,一径斜斜入。
馀言未尽,借他牛上横笛。
在空旷的乡村,稀疏的竹林旁,有两口清澈的池塘,淡淡的烟雾轻轻飘荡。我认为情感的真谛在于自身,而不在于那些美丽的山川和奇石。南山种豆,豆子虽然衰败,野草却生得茂盛,又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陶渊明的那一抹迹象,留给我们的是发人深省的真意。送给那些骚客与文人,不要因为诗歌的平淡而感到失落,随处都有高雅的情趣。黄鹂的啼鸣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又怎能理解邀请时光来赞颂美德?杂草留下了痕迹,低枝挂着翠绿的叶子,一条小路斜斜延伸进去。还有未尽的话,借用牛背上的横笛来表达。
作者介绍:
卢青山,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传承。他的作品常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风格自由而不拘一格。
创作背景:
《念奴娇 野行遣兴》写于诗人游历乡间之际,受自然景色的启发,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反映了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这首诗以乡村的自然景致为背景,诗人通过对竹林、塘水、黄鹂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在这幅自然画卷中,诗人强调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认为真正的情感不必依赖外在的美景。作者借用陶渊明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提倡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有对文人的寄语,提醒他们不要因为诗歌的平淡而自怨自艾,实际上,处处皆有高雅的情趣。黄鹂的啼鸣更是象征着自然的无常与生命的多样,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将这些元素串联在一起,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和宽容。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内心的探索。
逐句解析:
野村疏竹,有清塘两口,淡烟几笔。
描绘乡村的宁静与自然,竹林稀疏,清塘的存在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我道行情皆在我,不在佳山好石。
表达诗人对情感的独到见解,认为内心的情感比外在的美景更为重要。
种豆南山,豆衰草盛,又有何堪怿?
描述种豆的结果,虽豆衰而草盛,反映对生活的无奈与哲思。
陶公一点,便留真意历历。
引用陶渊明,强调真意的流露与自然的精神境界。
寄语骚客文人,莫因诗瘦,随处有高格。
提醒文人不必因诗作平淡而自卑,生活中随处都有值得欣赏的高雅之处。
格磔黄鹂啼不定,岂解邀时颂德?
以黄鹂的鸣叫象征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
乱草留痕,低枝挂翠,一径斜斜入。
描绘自然的景致,表达随意的美感,仿佛一条小路引领人进入诗意世界。
馀言未尽,借他牛上横笛。
诗人用横笛的声音作为未尽之言的象征,表达情感的延续与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自然景象生动鲜明,例如“淡烟几笔”形象地描绘出烟雾的轻盈与自然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心的情感和自然的和谐,倡导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表现了对生活的豁达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陶公”是谁?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淡烟几笔”中的“几笔”是形容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