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4:56
贺新郎
作者:姚燧
杜宇为谋拙。只当时西州,已报鳖灵功烈。何事为心轻传禅,坐取名隳身灭。化怨鸟春山啼血。试听不如归去语,怕君远未晓吾能说。冤愤在,失金阙。胡为不叩天阍裂。枉人闲丁宁,控诉欲求谁雪。蜀道思归诚何有,便隔云山千叠。一再举犹堪横绝。苦趣东君行不早,到千红万紫飞时节。呼谢豹,慎扪舌。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与思归之情。杜宇鸟的叫声是为了追求理想而受挫,只是在西州已然报答了鳖灵的功绩。为何心中轻松地传递禅宗的教义,却最终导致名声受损、身心俱灭?怨恨的鸟儿在春山上啼哭流血,听说不如归去与之诉说,怕你远未了解我能说出什么。冤屈与愤怒依然在,失去了金阙的荣耀。为何不叩天阍以求解脱?闲暇之人无所事事,控诉又想向谁寻求公正?蜀道思归真是无望,隔着云山千叠,一再的举步也难以超越。苦于春天的东风来得太晚,等到千红万紫盛开的时候。呼唤谢豹,务必小心言语。
作者介绍:姚燧,元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风格多以伤感与思乡为主,常通过自然景象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大概成于作者身处困境与思乡情绪的交织中,反映了个人遭遇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对故乡的思念。开篇提到“杜宇为谋拙”,表明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接着,诗中运用了春山啼血的意象,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因无望而产生的深切哀怨。尤其是“化怨鸟春山啼血”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令人感受到作者的失落与孤独。
通过对“冤愤在,失金阙”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对自己身世与处境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对失去名誉与地位的痛楚。诗中“蜀道思归诚何有,便隔云山千叠”的一句则将思乡与现实的隔阂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深的触动。最后用“苦趣东君行不早”表达了对春天、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无奈,令人惋惜。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丰富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过往荣耀的追忆,情感深刻,意境悠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宇”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理想的追求
B. 春天的到来
C. 乡愁
D. 自然的声音
“蜀道思归诚何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未来的向往
C. 对理想的追求
D. 对自然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金阙”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观
B. 荣耀与地位
C. 遥远的山山水水
D. 人生的理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