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怀人》

时间: 2025-04-26 20:48:54

诗句

怀人有多梦,忧国竟忘眠。

野草皆成药,江云半是烟。

悲鸿联阵下,老鹤唳孤骞。

孰信残阳外?

疲民问井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8:54

原文展示:

怀人有多梦,忧国竟忘眠。
野草皆成药,江云半是烟。
悲鸿联阵下,老鹤唳孤骞。
孰信残阳外?疲民问井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思念故人之际,心中忧国忧民、失去睡眠的情感。野外的草本植物都成为了药材,江上的云雾也似烟雾般弥漫。悲伤的鸿雁排成阵飞过,孤独的老鹤在空中哀鸣。谁能相信在这残阳之下,百姓还在询问田地的归属问题?

注释:

  • 怀人:思念故人。
  • 多梦:梦境多,表示思念之深。
  • 忧国:对国家的忧虑。
  • 忘眠:因忧虑而失去睡眠。
  • 野草皆成药:指自然界的草药,隐喻苦难与现实的关系。
  • 江云半是烟:江面上的云雾,带有朦胧的意象。
  • 悲鸿:悲伤的鸿雁,象征离别与哀愁。
  • 联阵:成群结队,指鸿雁的飞行状态。
  • 老鹤唳孤骞:老鹤的哀鸣,暗示孤独。
  • 孰信:谁能相信。
  • 残阳: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疲民问井田:百姓劳累而询问土地的问题,反映民生困苦。

典故解析:

本诗虽没有显著的典故,但“老鹤”和“悲鸿”均有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孤独与离别,常用于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王冕在乱世中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创作背景:

《怀人》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因身处乱世而产生的忧虑与思念,反映了对国家和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怀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怀人有多梦”直接道出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梦境的多样化象征着对故人的深切怀念,而“忧国竟忘眠”则揭示了他对国家动荡局势的深切关心。接下来,诗人用“野草皆成药,江云半是烟”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间困境的紧密联系,表达出即使是自然的平常之物,在动荡中也带有苦涩的色彩。

“悲鸿联阵下,老鹤唳孤骞”则通过悲伤的鸿雁与孤独的老鹤,传达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离别的哀伤。最后,“孰信残阳外?疲民问井田”一句,透出对百姓困苦的关注,令人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人道主义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怀人有多梦:思念故人的时候,梦中时常出现。
  2. 忧国竟忘眠:因为忧虑国家的未来,竟然失去了睡眠。
  3. 野草皆成药:平常的野草在此时都能成为药物,比喻苦难的时代。
  4. 江云半是烟:江面上的云雾弥漫,象征着朦胧与无奈。
  5. 悲鸿联阵下:悲伤的鸿雁成阵飞过,暗示离别的痛苦。
  6. 老鹤唳孤骞:孤独的老鹤在空中哀鸣,增添了孤寂的气氛。
  7. 孰信残阳外?:谁能相信夕阳下的现实?
  8. 疲民问井田:劳累的百姓在询问土地的归属,反映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野草皆成药”,通过比喻表达了人们在苦难中求生的无奈。
  • 拟人:如“老鹤唳孤骞”,赋予老鹤以情感,增强了孤独感。
  • 对仗:全诗有明显的对仗结构,使得情感更加对称。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故人的思念、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以及对百姓困苦的关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鸿雁:象征离别与哀愁。
  • 老鹤:代表孤独与无奈。
  • 云烟:象征朦胧与无望。
  • 残阳:时间流逝与无情的象征。
  • 井田:反映民生与土地问题,代表社会的根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忧国竟忘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故人的思念
    • B. 对国家的忧虑
    • C. 对自然的热爱
    • D. 对生活的无奈
  2. “老鹤唳孤骞”中的“孤骞”指的是什么?

    • A. 一只孤独的鸟
    • B. 一片孤独的天空
    • C. 一位孤独的人
    • D. 一条孤独的河
  3. 诗中提到的“疲民问井田”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 A. 经济繁荣
    • B. 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
    • C. 文化交流
    • D. 自然灾害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冕《怀人》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王冕的诗更为沉重,强调了社会问题,而李白的诗则更具豪放的个人情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楚宫怨二首 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 题杜居士(一作赠题杜隐居) 紫藤 夜归丁卯桥村舍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 客至 姑苏怀古 秋思 途经秦始皇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诣的词语有哪些 聿字旁的字 明打明敲 心字底的字 包含城的成语 鎯铛 秃宝盖的字 神焦鬼烂 一将成功万骨枯 冒懵 放大纸 接踵比肩 白字旁的字 牲豭 包含慷的词语有哪些 生死与共 黽字旁的字 吹毛索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