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30 17:53:25

诗句

镜里朱颜一晌非,泪痕新旧间罗衣。

残红尽逐东流水,万一多情肯向西。

从别后,忆将离,小屏虚幌恨依依。

东风错种相思柳,镇日青青不展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53:25

原文展示

镜里朱颜一晌非,泪痕新旧间罗衣。
残红尽逐东流水,万一多情肯向西。
从别后,忆将离,小屏虚幌恨依依。
东风错种相思柳,镇日青青不展眉。

白话文翻译

镜子里的红颜只是一时的幻影,泪痕斑驳留在衣衫上。
残红花瓣随东流而去,若你多情,何不向西而来?
自从离别后,常常回忆即将分别时,小屏风轻轻摇曳,心中满是依依不舍的惆怅。
东风错把相思的柳树种下,整日郁郁葱葱,却使我愁眉不展。

注释

  • 朱颜:指美丽的面容,通常形容女子。
  • 泪痕:眼泪留下的痕迹。
  • 残红:指凋零的花瓣。
  • 东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
  • 多情:形容对爱情感情深厚。
  • 小屏:小屏风,古代用来遮挡或隔断空间的家具。
  • 依依:形容依恋的样子,含有留恋之意。
  • 相思柳:象征思念之情的柳树,因其柔软的枝条和春天的景象而引发思乡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士莹(约1890-1947),字子华,号清逸,近代诗人。他生活在晚清至民国时期,受过良好的教育,作品多以抒情和咏物为主,风格柔婉细腻,常蕴含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鹧鸪天二首》是胡士莹在经历人生的离别与思念后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爱情的敏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此诗在社会动荡的时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别后的思念与忧伤。首句“镜里朱颜一晌非”引入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追忆,镜中映出的红颜似乎在瞬间消逝,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与美好时光的短暂。接下来的“泪痕新旧间罗衣”则通过泪痕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情感波动。

诗中“残红尽逐东流水,万一多情肯向西”继续深化了离别后的情感,残花随流水而去,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流逝。诗人用“万一多情”这一句,暗示着对方若能再回首,将会多么珍贵,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

“小屏虚幌恨依依”一句,描绘出诗人在孤独中思念的情景,屏风的轻轻摇曳仿佛是对往昔的怀念,表达了深切的留恋与不舍。最后一句“东风错种相思柳,镇日青青不展眉”,柳树的象征意义在此得到升华,柳树的生长与诗人的愁绪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修辞手法,将诗人对爱情的回忆和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镜里朱颜一晌非:镜子中映出的美丽容颜只是瞬间的幻影,暗示过往的美好不再。
  2. 泪痕新旧间罗衣:泪痕的新旧交替,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往昔的留恋。
  3. 残红尽逐东流水:凋零的花瓣随流水而去,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爱情的消失。
  4. 万一多情肯向西:诗人渴望对方能再回首,表达了对重逢的期待。
  5. 从别后,忆将离:自从分别后,常常回忆即将离别的情景,显示了思念的深切。
  6. 小屏虚幌恨依依:小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离别的惆怅。
  7. 东风错种相思柳:春风误植了相思的柳树,象征着思念之情的深重。
  8. 镇日青青不展眉:整日被愁苦所缠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抑郁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比作镜中幻影,渲染出时间的无情。
  • 拟人:小屏风的摇曳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抒情性。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新旧间罗衣”和“东流水”的呼应,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渴望,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镜子:象征回忆与自省,反映内心深处的情感。
  • 泪痕:表现离别后的伤感与思念。
  • 残红:象征失去的美好和青春的流逝。
  • 东流水: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无法逆转。
  • 柳树:象征思念的情感,柳树的柔软与春天的生机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胡士莹
    • C. 杜甫
  2. “镜里朱颜一晌非”中“朱颜”指的是什么?

    • A. 玫瑰
    • B. 美丽的容颜
    • C. 红色的衣服
  3. 诗中提到的“残红”是指什么?

    • A. 凋零的花瓣
    • B. 红色的衣服
    • C. 红色的果实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李煜
  • 《离骚》——屈原
  • 《红楼梦词》——曹雪芹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胡士莹的《鹧鸪天》与李煜的《相见欢》。两者均描写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但李煜的作品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与深情,而胡士莹则更多表现出对于无常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渴望。在情感表达上,李煜较为浓烈,胡士莹则显得细腻而含蓄。

参考资料

  • 胡士莹诗集
  • 《中国近代诗歌史》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查询

金缕曲 徐文长春雨帖草书卷 金缕曲 其一 金缕曲 金缕曲两首 其二 谒石窗丈因忆孔师凡章公 金缕曲 其一 金缕曲 金缕曲 代送同僚 金缕曲 蚊帚 金缕曲 送西溟奔母丧南归次韵 金缕曲 六十自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鼓连天 包含旷的成语 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巾字旁的字 包含秒的词语有哪些 不明事理 滚瓜溜圆 丿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玄籍 隽逸 横行逆施 皮字旁的字 竹薮 祁寒溽暑 还年却老 虎字头的字 治谱家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