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3:03
业力先牵愿力孱。敢将疏隽犯红颜。
飘沦何事尘泥辨,喧寂无非醒梦间。
思电笑,胜名山。途穷奔驭可知还。
无端多少闲言语,误了颦眸一晌看。
这首诗以“业力”与“愿力”的牵引开篇,表达了对命运与愿望之间关系的思索。作者不敢轻易地对美丽的女子表白,生怕自己的情感被世俗所扭曲。对于迷醉于尘世的自己,诗人感慨不已,认为世间的喧嚣与寂静都不过是梦醒的时刻。情感如闪电般瞬间而至,胜过巍峨的名山。面对人生的尽头,心中充满不安与困惑,最终却发现那些无聊的闲言碎语,让自己多次错失了与美人相视的机会。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业力”和“愿力”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佛教哲学,其中业力强调个人行为的因果关系,而愿力则是指内心的渴望和追求。此外,诗中提到的“名山”可能象征着人们追求的理想与卓越。
俞平伯(1899年-1990年),原名俞作霖,江苏无锡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尤其以其古诗词创作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人生的哲思。
这首《鹧鸪天》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情感的渴望。
《鹧鸪天》是一首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相结合的诗作。诗人以“业力”和“愿力”两者的对比,引入了情感与命运之间的深刻探讨。开篇即以“业力先牵”展现了个体在命运面前的无奈,而“愿力孱”则揭示了内心渴望的脆弱。在这一对立的描写中,诗人展示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却又因世俗的种种限制而感到无奈。
接下来的句子“飘沦何事尘泥辨”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对于世俗的迷茫与困惑,表现出一种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中“思电笑,胜名山”的意象,将瞬间的情感与永恒的理想进行对比,表现出一种情感的瞬息万变和难以捉摸。最后几句则集中于诗人对闲言碎语的批判,表达了对真实情感的渴望与对虚伪世俗的失望,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上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个人情感与命运的探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世俗的反思以及对纯真情感的渴望。诗人以深邃的哲理思考与细腻的情感描绘,使整首诗既具哲理性又不失抒情性。
“业力”在诗中指代什么?
A. 个人努力
B. 前世因果
C. 社会责任
诗中“思电笑”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瞬间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诗人对“闲言语”的态度是?
A. 赞同
B. 批判
C. 无所谓
通过以上结构化的内容,读者不仅能理解《鹧鸪天》的诗意,还能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文化与情感,提升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