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1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17:23
鹧鸪天 洪洞县参观苏三监狱
作者: 蔡淑萍
红氍毹上唱苏三,
例把深悲喜剧看。
枉法县官能索命,
痴情公子果平冤。
多感易,欲书难,
信知法治路漫漫。
李离剑与包公铡,
休哂今犹作美谈。
在红色的氍毹上,人们唱着苏三的悲剧,
总是重温那深沉的悲欢离合。
那些枉法的县官竟然能轻易地剥夺生命,
而那痴情的公子最终也能为自己辩冤。
感慨是容易的,但写下这些却不易,
我深知,法治的道路依然漫长。
李白的离剑和包公的铡刀,
今时今日仍然是美谈。
蔡淑萍,现代诗人,以情感细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品著称。她的诗歌常常反映社会问题,并引导读者思考法治和人性的复杂。
该诗创作于作者参观洪洞县苏三监狱时,受到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启发,借古讽今,表达对法治与人性的深思。
《鹧鸪天 洪洞县参观苏三监狱》是一首兼具历史与现实的诗作,作者通过苏三这个历史人物,抒发了对法治与人性的思考。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古诗的韵律,内容上则结合了现代社会的矛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诗的开篇以“红氍毹上唱苏三”点明了主题,揭示了人们对苏三悲剧的不断缅怀和反思。接下来的“枉法县官能索命”,则直接指向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法律不公,暗示了对法律的质疑与控诉。中间的“痴情公子果平冤”,则展现了对情感与正义的渴望,表达了对无辜者最终得以平反的期待。
诗的最后两句“李离剑与包公铡,休哂今犹作美谈”,则以历史典故作为结尾,既是一种对古代正义的怀念,也是一种对现实法治的反思。整个诗歌情感真挚,思考深邃,给人以启迪。
整首诗歌围绕法治与人性展开,通过对历史悲剧的反思,表达了对正义与情感的渴望,揭示了法律与道德的复杂关系。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苏三”是谁?
a) 历史人物
b) 现代诗人
c) 小说角色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法治路漫漫”指的是对____的思考。
判断题:诗中表达的是对法律公正的怀疑。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