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4:57
得琴砚古雅堂
作者: 陈郁〔宋代〕
端溪湮塞焦桐已,
罗旅文房尚奢侈侈。
古风雅志莫养成,
从此词章堕雕靡。
仙岩名士独不然,
家有琴砚皆世传。
熨焦蛇断互左右,
俾受弹弄供磨研。
耳根笔泽千载意,
字挽回淳朴味。
乃知旧物是答蹄,
薰染皇坟归蚕纸。
百篇因之奏帝傍,
帝贲文美承恩光。
归来筑堂标古雅,
家学始末示不忘。
迩来相传贵不玉,
或侈金屏夸绣缛。
心游目视溺豪结,
继发一言流近俗。
嗟余僻好惟古文,
敬此堂名如敬君。
何时登堂相抚玩,
古雅之意与君分。
这首诗表达的是对古雅文房器物的热爱和对当代奢华的批判。诗人感叹如今的文房用品奢侈,古风雅志难以培养,导致文词变得雕饰华丽而失去本质。诗中提到一些名士的家中有传统的琴和砚,这些是世代相传的珍物,强调了这些物品的价值和文化传承。诗人认为,耳根和笔墨所蕴含的千年意境,能够唤醒人们对质朴的追求。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古文的偏爱,渴望在古雅的堂中与友人共享古雅之意。
陈郁,宋代诗人,生活在社会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诗作常常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浮华的批判。
这首诗创作于对当时社会文人生活的一种反思,诗人通过对古雅文房器物的热爱,表达了对物质奢华的抵制和对传统文化的向往。
《得琴砚古雅堂》是一首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热爱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古代文房器物的描写,将自己对古雅生活的向往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对现代奢华的批判,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人生活的理解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特别是“耳根笔泽千载意,字挽回淳朴味”一句,强调了文房四宝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人精神的追求。
诗的最后两句“何时登堂相抚玩,古雅之意与君分”,不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古雅之乐的愿望,也暗含了对古代文人交友之道的向往。整首诗在对比中表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意识,既有对物质的批判,又有对精神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对古代文房器物的珍视,批判当代奢华文化,倡导回归古雅,重视文化传承。
诗中提到的“端溪”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条河流
c) 一种乐器
d) 一种书法
诗人对现代文房用品的态度是?
a) 赞美
b) 批判
c) 无所谓
d) 喜欢
诗中提到的“古风雅志”指的是什么?
a) 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b) 对现代文化的追求
c) 对奢华生活的向往
d) 无关紧要
答案: 1.b 2.b 3.a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陈郁的诗更侧重于文房器物的文化传承,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两者都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但表达的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