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2:12
嫣红姹紫纷开落。惊梦情如昨。倩魂长恋牡丹亭。剩向妖娆银幕啭春莺。眼神秋水乔梳掠。眉样春山学。欣将绝艺广传人。风义梅边万古定常新。
这首诗描绘了盛开的花朵,红的和紫的都纷纷凋落,让人感到梦中情景如同昨日。美丽的灵魂依旧恋恋不舍牡丹亭,仿佛仍在银幕上翩翩起舞的春莺。她的眼神如秋水般清澈,眉形如春山般秀美。她欣然将绝世的技艺传给后人,风义在梅花旁边永远保持着常新的面貌。
龙榆生(1897-1986),字静庵,号穷庐,江苏吴县人。著名的现代诗人、翻译家和学者。其诗风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擅长运用古典诗词的形式表达对人生、自然、传统文化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辛丑年(2021年),是为了悼念梅畹华兰芳的逝世而作。梅畹华兰芳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诗中通过对花卉和春莺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逝去的惋惜。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逝去之美的追忆与缅怀。开篇的“嫣红姹紫纷开落”勾勒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花海图景,与后文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短暂。诗人通过“惊梦情如昨”的感叹,传达出一种对往昔美好的眷恋之情。
接下来的“倩魂长恋牡丹亭”,将情感升华至对艺术和美的永恒追求,牡丹亭作为经典之作,象征着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剩向妖娆银幕啭春莺”,则展现了对表演艺术的热爱,仿佛即便在逝去中,仍旧留存着那份动人的旋律。
在描述眼神与眉形时,诗人运用“秋水”和“春山”的比喻,突出女性的清丽和灵动,宛如自然界的美好。最后一句“风义梅边万古定常新”,不仅表达了对梅畹华兰芳作品的传承期许,也在提醒人们珍惜与传承优秀的文化与艺术。
整首诗通过对美的追忆和对艺术的崇敬,表达了对先贤艺术家的怀念与敬仰,反映了对传统文化与美好情感的珍视。诗人寄托了对未来艺术传承的美好期望,传达出一种悲美交融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牡丹亭”指代什么? A. 一种花 B. 一部经典戏剧 C. 一种建筑 D. 一位艺术家
“嫣红姹紫纷开落”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A. 高兴 B. 伤感 C. 生气 D. 忧虑
诗中提到的“倩魂”指代什么? A. 一位艺术家 B. 一位神话人物 C. 一种情感 D. 一种美丽的形象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但龙榆生的诗更侧重于对艺术的敬仰和传承,而李清照则更多地体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柔软。两者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文化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