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4:4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4:45:05
高阳台 和龙榆生秦淮水榭作
作者: 赵文漪
艳粉凝波,华灯妒雪,莺啼燕语相谐。
旧事南朝,频年梦绕秦淮。
苍茫白露惊秋意,望天涯渺渺予怀。
漫疑猜。红舸轻分,素月潜来。
酒阑丝管消停后,有银河泻影,玉芰含胎。
憔悴行吟,堪怜瘦骨离骸。
琵琶暗诉秋娘恨,泾青衫倦眼为开。
最难排。数尽佳期,卜遍合钗。
艳丽的粉色波光凝聚在水面上,华灯与雪花相互嫉妒,黄莺在啼鸣,燕子在低语,声音和谐。
往事如梦,南朝的旧事在心头萦绕,年复一年梦回秦淮。
苍茫的白露让人惊觉秋意,望向天边,心中思绪渺茫。
我漫不经心地猜测,红船轻轻划开水面,素月悄悄降临。
酒宴结束,悠扬的丝竹乐声渐渐消退,银河的倒影洒在水中,水面上有荷花含苞待放。
我憔悴地行吟,令人怜惜的瘦弱身影如同离散的骸骨。
琵琶轻声诉说着秋天的愁恨,泾水边的青衫早已倦怠。
最难排解的,便是数尽良辰美景,卜算合欢的缘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文漪,生于20世纪,是当代著名的女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她的诗歌多描绘女性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优雅流畅。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赵文漪的成熟期,反映了她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过往的追忆,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
《高阳台》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优美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秦淮水边的秋意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开头几句以“艳粉凝波,华灯妒雪”描绘出一种热闹而又美丽的水边景象,瞬间抓住了读者的目光。此时的秦淮水面,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生机盎然。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逐渐转向对往事的追忆与思考。提及“旧事南朝”,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暗含了对个人过往的感慨。在时间的流逝中,诗人对过去的美好时光充满了眷恋与遗憾,尤其是“频年梦绕”的描写,深刻展现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最后几句“琵琶暗诉秋娘恨,泾青衫倦眼为开”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琵琶不仅是乐器,更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挣扎与无奈。这种结合使得整首诗在优雅的外表下,蕴藏着深刻的情感与哲思,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女性在感情与生活中的复杂心境,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朝”主要代表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个历史时期
C. 一种饮品
D. 一种植物
“华灯妒雪”中的“妒”字在这里表示什么?
A. 嫉妒
B. 喜欢
C. 赞美
D. 忘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赵文漪的《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