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平乐 此篇促游山》

时间: 2025-05-04 11:53:13

诗句

今晨过望。

尽得山形状。

石险路危心欲荡。

手拨白云又上。

半空仰见仙庵。

山灵许我高探。

倦处旋倾春酒,不愁冒雨卫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3:13

原文展示

清平乐 此篇促游山
作者: 刘敏中 〔元代〕

今晨过望。
尽得山形状。
石险路危心欲荡。
手拨白云又上。
半空仰见仙庵。
山灵许我高探。
倦处旋倾春酒,
不愁冒雨卫岚。


白话文翻译

今晨我经过高处,
山的形状尽收眼底。
崎岖的石路险峻,心中难免惶恐。
我手拨云雾继续向上。
在半空中仰望见仙人居住的庵堂。
山中的灵气允许我高高探寻。
在疲倦的地方,斟满春酒,
即使冒着雨也不怕风云变幻。


注释

  • 今晨: 今早,指的是现在的早晨。
  • 过望: 经过高处的观望,指从高处俯瞰。
  • 尽得: 全部得到,完全可见。
  • 山形状: 山的轮廓和形态。
  • 石险: 岩石崎岖险峻。
  • 心欲荡: 心中有些不安,想要动摇。
  • 手拨白云: 用手拨动云雾,形容攀登的艰难。
  • 仙庵: 仙人的庵堂,隐喻高人隐居之所。
  • 山灵: 山中的灵气或神灵。
  • 倦处: 疲惫的地方。
  • 旋倾春酒: 旋转着斟满春酒,表达欢愉之情。
  • 不愁冒雨卫岚: 不担心冒雨和风云变化。

典故解析

“仙庵”一词,常用于描绘道教文化中隐士的居住地,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生活。诗中提到的“山灵”与“仙庵”,都与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有密切关系,反映了对自然的崇敬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敏中,元代诗人,擅长词作与诗歌,风格多变,常寄情于山水之间,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游山之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那个时代,文人雅士多游山玩水,寻求诗意和心灵的寄托。


诗歌鉴赏

《清平乐 此篇促游山》是刘敏中对于自然山水的细腻描摹与深刻感悟的体现。诗人在游山过程中,既享受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开头的“今晨过望”,让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和新鲜,接着“尽得山形状”则展现了诗人高处观山的豁然开朗。

在对险峻道路的描写中,诗人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内心的惶恐,“石险路危心欲荡”生动而真实,仿佛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攀登的艰辛与挑战。随后“手拨白云又上”表现出诗人不畏艰险、勇于追求的精神,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

“半空仰见仙庵”一语,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山中的仙庵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令人向往。而最后几句,诗人从疲惫中寻找慰藉,斟酒畅饮,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洒脱。整首诗情景交融,融汇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晨过望: 诗人今晨经过高处,准备俯瞰四周。
  2. 尽得山形状: 视野开阔,山的形状尽收眼底。
  3. 石险路危心欲荡: 描述崎岖的石路让人心中不安。
  4. 手拨白云又上: 用手拨动云雾,象征攀登的艰辛。
  5. 半空仰见仙庵: 在高空中看到仙人居住的庵堂,象征高远的理想。
  6. 山灵许我高探: 山中的灵气允许我去探寻更高处。
  7. 倦处旋倾春酒: 在疲惫的地方,诗人斟满春酒,享受生活。
  8. 不愁冒雨卫岚: 即使冒着雨也不怕风云变幻,表现出一种洒脱与从容。

修辞手法:

  • 比喻: “手拨白云”比喻攀登的艰难。
  • 拟人: “山灵许我高探”赋予山灵以人的情感。
  • 对仗: 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此诗主要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追求理想与心灵寄托的主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着高远、理想和挑战。
  • 白云: 代表自然的柔和与变化。
  • 仙庵: 隐喻理想生活状态,超脱于尘世。
  • 春酒: 代表欢愉与享受生活的态度。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眼中的自然美景与内心的哲思,充满了诗意的张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石险路危心欲荡”中,“危”字的意思是: A. 危险
    B. 高
    C. 远
    D. 平

  2. “半空仰见仙庵”中的“仙庵”指的是: A. 普通的居所
    B. 道士的居住地
    C. 皇宫
    D. 市井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A. 恐惧
    B. 敬畏与热爱
    C. 无所谓
    D. 逃避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刘敏中的《清平乐》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但刘敏中更多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而王维则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忆秦娥·风声恶 明皇庙 竹枝歌 其一 凤州歌 其二 答徐雪江 好事近 浙江楼闻笛 关山月 昝相公送锦被 忆秦娥 其五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葺屋 游园 知错就改 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蝇随骥尾 首尾共济 清尘浊水 牙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石字旁的字 末照 进帆 银钩铁画 干字旁的字 亲鱼 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