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4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6:13
原文展示:
竹枝歌 其一 汪元量 〔宋代〕 快风吹我入三巴,桂棹兰桡倚暮花。一道月明天似水,湘灵鼓瑟下长沙。
白话文翻译:
疾风将我吹入三巴之地,桂木制的船桨靠在傍晚的花丛旁。月光如水,夜空明亮,仿佛湘水女神在长沙下弹奏着瑟。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在三巴之地旅行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夜晚的赞美和对音乐之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疾风、月光、花香和音乐为元素,构建了一幅夜晚航行的美丽画面。首句“快风吹我入三巴”,以疾风为引,展现了诗人乘风破浪的豪迈情怀。次句“桂棹兰桡倚暮花”,通过对船桨和花丛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的细腻与柔美。第三句“一道月明天似水”,以月光如水的比喻,营造出宁静而明亮的夜晚氛围。最后一句“湘灵鼓瑟下长沙”,引入了湘水女神的典故,将音乐之美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夜晚的无限向往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航行中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夜晚的赞美和对音乐之美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三巴”指的是什么地方? A. 四川东部 B. 湖南长沙 C. 江苏南京 D. 浙江杭州
“湘灵鼓瑟”出自哪部文学作品? A. 《诗经》 B. 《楚辞》 C. 《论语》 D. 《史记》
诗中的“月明天似水”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