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1:59
临江仙
作者: 山主 〔元代〕
闲向北邙山下过,
侵天桧柏寒松。
愁云惨淡罩群峰。
昭阳冈上,坟冢列千层。
也有周秦并汉魏,
齐梁晋宋唐宗。
哀声歌举送英雄。
古来多少,尽葬北邙中。
我在北邙山下闲游,
高耸的桧柏和寒松映入眼帘。
愁苦的云雾笼罩着群山。
昭阳冈上,坟墓层层叠叠。
这里埋葬着周、秦、汉、魏,
齐、梁、晋、宋、唐的历代英雄。
哀伤的歌声响起,送别那些英雄。
自古以来,多少人都埋葬在北邙山中。
作者介绍:山主,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在一个闲适的时刻,诗人漫步于北邙山下,面对历史的遗迹和英雄的坟冢,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写下了这首诗。
《临江仙》通过描绘北邙山的景致和埋葬于此的历史人物,展现出一种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反思。诗中开头的“闲向北邙山下过”,即刻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愁云惨淡、坟冢列千层的意象让人不禁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生命的无常。
北邙山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墓地,成为了诗人思考历史和生命的载体。诗中提到的周、秦、汉、魏等朝代,体现了中国历史的悠久和英雄的众多。通过“哀声歌举送英雄”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意和对生命消逝的惋惜。这不仅仅是对逝去英雄的追忆,更是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成功,桧柏、寒松、愁云皆为传达诗人内心感受的重要元素,塑造了一个凝重而又富有历史感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思考的空间,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以北邙山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和历史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北邙山是哪个朝代的著名墓地?
A. 唐代
B. 汉代
C. 多个朝代
“愁云惨淡罩群峰”中的“愁云”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天气
B. 忧伤的情感
C. 轻松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历史朝代不包括哪个?
A. 周
B. 元
C. 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