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0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05:45
处士遗骸化草莱,孤山犹有劫馀灰。
梅花寂寂浑无主,只有游人自去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遗骸已化为草丛,而孤山上依然留有他曾经遭遇的劫难的灰烬。梅花孤寂无主,只有游人时常来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处士”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隐士,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其理想与生活的钦佩。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坚韧与清高,诗人的笔触流露出对孤独和逝去的感慨。
作者介绍: 薛青萍,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的描写与对历史的思考。其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西湖吊古》系列诗作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人世沧桑的感慨,尤其是在西湖这一诗意栖居地,诗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存在的渺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情感,运用自然景物来反衬人类的孤独与历史的沉重。开头两句“处士遗骸化草莱,孤山犹有劫馀灰”通过对比,展示了隐士的消逝与孤山所承载的历史记忆。隐士的遗骸虽已化为草丛,然而其经历的劫难却在孤山上留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常。
后两句“梅花寂寂浑无主,只有游人自去来”则转向了对梅花的描写,梅花象征着一种高洁的品质,然而在孤独与寂寞中显得无主,表明即使在美的存在下,依然无法掩盖内心的孤独。游人的来去,既是对梅花的欣赏,也是对历史的追寻,反映了人们在历史与自然之间的游走和思索。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惆怅与感怀,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理解的情感,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处士遗骸化草莱”表达了什么意境?
“梅花寂寂浑无主”中“无主”指的是什么?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薛青萍的诗更多地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体的孤独,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放,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