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0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00:57
望江南四首 其二 西湖
作者: 汪玢 〔近代〕
西湖好,秀骨数孤山。
高冢留题林处士,
鹤归华表粉梅残。
惟对里湖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赞美与思考。诗中提到西湖的美丽,形容它如同孤山般的高洁,山上有林处士留下的题字,白鹤归来时的华表旁,粉梅花已经凋零,唯有那弯曲的湖水在眼前。
汪玢(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受到了时代及个人经历的影响。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览西湖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汪玢的《望江南四首 其二 西湖》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自然风光,融合了个人情感和历史典故。开篇“西湖好,秀骨数孤山”,通过对西湖及孤山的描写,展示出湖山的清秀与高洁。接着提到“高冢留题林处士”,不仅点明了历史人物,也引发读者对隐士生活的遐想,隐喻人生的哲理与选择。“鹤归华表粉梅残”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粉梅的凋零寓意着美好事物的消逝,白鹤的归来则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最后一句“惟对里湖弯”,隐含着诗人对西湖深邃的思考与情感的寄托,湖水弯曲如同人生的曲折,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隐含着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汪玢的《望江南四首 其二 西湖》主要描绘了哪一个地方的风景?
诗中提到的“林处士”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鹤归华表粉梅残”中,粉梅的凋零象征着什么?
答案:
将汪玢的《西湖》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进行比较,两者都描绘了西湖的美,但汪玢更侧重于个人感悟与历史情怀,而苏轼则融合了更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