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19:2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9:21:03
望江南十首 其七 游黄山
黄山好,云起势如潮。
转眼群峰迷雪浪,拂衣轻雾散冰绡。
琼海望迢迢。
黄山真美,云彩涌起像潮水一样。
转眼间,群山隐没在雪浪中,轻轻拂动衣袖,雾气散开如冰绡。
在琼海的远方,目光望去是那么的遥远。
黄山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游览的胜地,许多诗词都以黄山为题材。诗中表现了黄山壮丽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敬仰。
作者介绍:丁宁,近代诗人,其作品多取材于旅途见闻,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笔调清新明丽。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诗人游览黄山之际,旨在抒发对黄山美景的赞叹与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黄山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开头“黄山好,云起势如潮”一句,便将黄山的巍峨与云海的动态结合在一起,生动地展现了黄山的气势。后面的“转眼群峰迷雪浪”,则通过“迷”字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神秘与多变。诗中“拂衣轻雾散冰绡”一句,不仅描绘了轻柔的雾气,更让人感受到诗人在这幅美景中的闲适与惬意。最后一句“琼海望迢迢”更是将视线推向远方,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无限遐想与对美好景象的向往。整首诗在意境上层层递进,由近及远,展现了黄山的壮丽与人心的宁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通过描写黄山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心灵的宁静。诗中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云起势如潮”是用什么修辞手法?
诗的最后一句“琼海望迢迢”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黄鹤楼》以其壮阔的视野与豪情壮志相结合,强调了登高望远的壮观景象。与丁宁的《游黄山》相比,王之涣的作品更注重表达人的豪情壮志,而丁宁则更侧重于自然的细腻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