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5:40
秋莲
瘦影亭亭不自容,
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
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
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
莫放扁舟酒易空。
秋天的荷花,身影瘦弱而高雅,似乎不愿意让人看到。淡淡的香气飘散,却又不知要传递给谁?在那翠绿的叶子减去、红色的花瓣凋零的时刻,荷花更显得孤独,只有在江面清澈的水中、冷冷的月光下存在。我本想守住这青色的房子,保持晚年的贞节,没想到白露已至,秋风已起。尽管目睹了盛衰的变化,然而我的眼里依旧保持着那份沉静,不要让小舟在酒意中轻易漂流空虚。
“白露已秋风”提及节气,白露作为秋季的节气,象征着气温下降和自然界的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与盛衰。
刘因,元代诗人,字子云,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秋莲》创作于秋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生命、时光流逝的思考,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以及个人内心的孤独。
《秋莲》通过对荷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荷花,作为清丽高雅的象征,其“瘦影亭亭”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孤独而矜持的美。诗中“淡香杳杳欲谁通”的提问,巧妙地表达了荷花的无奈与孤独,似乎在追问自己的美丽为何无人欣赏。接下来的“翠减红销际”,则生动描绘了秋天即将来临时,荷花与荷叶的衰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出生命的短暂和脆弱。
“拟欲青房全晚节”表达了诗人希望保持高洁品行的愿望,但“岂知白露已秋风”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力感,人生的变迁和自然的规律是无法抗拒的。最后两句“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尽管目睹了世事的变化,诗人依旧保持着一份宁静与淡然,提醒人们在繁华与空虚之间找到平衡。
整首诗围绕秋天的荷花展开,表达了对生命无常、自然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洁品行的追求和对孤独的反思。
“瘦影亭亭不自容”中的“亭亭”指什么样的状态?
“岂知白露已秋风”中的“白露”指的是什么?
诗中“莫放扁舟酒易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与同样描写秋天的诗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相比,刘因的《秋莲》更加强调了自然景物的孤独与高洁,而《秋夜将晓》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