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2:18
原文展示:
如梦令·静默两家茅舍 张雨 〔元代〕
静默两家茅舍。 特地月明狼藉。 不管候虫吟, 高枕北窗清夜。 清夜。 清夜。 凉似樊川水榭。
白话文翻译:
在这宁静的两家茅舍中, 月光特别明亮,照得一片狼藉。 不管外面的候虫如何吟唱, 我高枕无忧,在北窗下享受这清静的夜晚。 这清静的夜晚啊, 这清静的夜晚啊, 凉爽得如同樊川的水榭一般。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雨(约1277-1348),字伯雨,号贞居子,元代诗人、道士。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如梦令》描绘了一个宁静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隐居或寻求心灵宁静的时期,通过对夜晚宁静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如梦令》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中“静默两家茅舍”和“特地月明狼藉”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强调环境的宁静,后者则通过月光的明亮和狼藉的景象,增添了一丝神秘和超脱的氛围。后文通过“不管候虫吟”和“高枕北窗清夜”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对宁静夜晚的享受,不受外界干扰。最后以“凉似樊川水榭”作结,将夜晚的清凉与樊川的美景相联系,提升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凉宁静的夜晚,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夜晚,表达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狼藉”最可能指的是什么? A. 月光下的树影斑驳 B. 内心的纷乱 C. 杂乱无章的样子 D. 月光下的美景 答案:A
诗中“高枕北窗清夜”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忧虑 B. 超然 C. 烦躁 D. 享受 答案:D
诗中“凉似樊川水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对比 B. 比喻 C. 拟人 D. 排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