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4:25
原文展示:
岐下秋书 寇准 〔宋代〕 碧树微凉露气清,感愁怀旧独含情。西楼月夜明如水,只欠桓伊一笛声。
白话文翻译:
绿树在微凉中,露水气息清新,我感怀忧愁,独自含情。西楼上的月夜明亮如水,只差桓伊的一曲笛声。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以直言敢谏著称,曾多次被贬。寇准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寇准在秋天感怀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美好音乐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孤寂和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碧树微凉露气清”描绘了一个清新而略带凉意的秋夜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感愁怀旧独含情”,直接抒发了内心的忧愁和对过去的怀念。最后两句“西楼月夜明如水,只欠桓伊一笛声”,则通过对比月夜的明亮和缺少的笛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寂感和对美好音乐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感怀和孤寂。诗人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和对美好音乐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寂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桓伊”是谁? A. 东晋音乐家 B. 唐代诗人 C. 宋代画家 D. 明代书法家
诗中的“月夜明如水”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感怀和孤寂 C. 庆祝节日 D. 描写战争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