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3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36:11
踏莎行
作者: 秦鸿 〔当代〕
梦失云山,魂消霞晕。
天涯旧月临池近。
那堪枯骨渐肥躯,
骨閒镌了无穷恨。
粪土文章,虫蝇音讯。
平波古井难为汛。
此生合是扑灯蛾?
微曦明处成灰烬。
梦境已在云山中失去,灵魂也随霞光而消散。
天涯的旧月照映着池水,渐渐靠近。
怎能忍受这枯骨日渐肥胖的身躯,
空虚的身体铭刻了无尽的仇恨。
平淡的文章如同粪土,虫子与苍蝇般的信息。
波平如镜的古井,难以激起涟漪。
这一生是否注定像扑向灯火的蛾子?
微弱的光明处,终究化为灰烬。
作者介绍:秦鸿,生于当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而闻名。其作品常常展现对人生与情感的思考,风格独特,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社会变迁时期,反映了人们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踏莎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奈的感慨。开篇以“梦失云山,魂消霞晕”引入,诗人将梦境与现实相交织,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接着,诗中提到“天涯旧月临池近”,过去的美好记忆在现实中逐渐模糊,带来深切的惆怅。
诗的后半部分逐渐转向对生命的反思。“那堪枯骨渐肥躯”,用“枯骨”象征内心的空虚与无奈,进一步引申出对生活的失望与仇恨。在“粪土文章,虫蝇音讯”中,诗人以极具讽刺意味的方式表达了对当今社会浮躁与庸俗的批判。最后,诗人用“此生合是扑灯蛾?微曦明处成灰烬”来总结整首诗,展现了对生命追求的无奈与绝望,仿佛在诉说一种对命运的无力感。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哲学思考,使人深思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值得深入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人生的无常与理想的破灭,表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梦失云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期待
B. 失落
C. 喜悦
“粪土文章”中“粪土”指的是什么?
A. 高尚的文字
B. 低劣的价值
C. 有趣的故事
诗中将人生比作“扑灯蛾”,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追求光明的勇气
B. 追求光明的代价
C.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