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踏莎行 其三》

时间: 2025-05-02 21:23:23

诗句

桃叶繁枝,杨花满路。

夕阳西下春归处。

梦痕应向梦中寻,觉来惆怅知何处。

淡墨如烟,幽香如雾。

锦书应有珍珠附。

罗衣宽尽不胜愁,开帘怕听黄昏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23:23

原文展示:

桃叶繁枝,杨花满路。
夕阳西下春归处。
梦痕应向梦中寻,
觉来惆怅知何处。
淡墨如烟,幽香如雾。
锦书应有珍珠附。
罗衣宽尽不胜愁,
开帘怕听黄昏雨。

白话文翻译:

桃树的叶子繁茂,杨花洒满了道路。
夕阳西下,春天的归处已然消逝。
梦中的痕迹应该在梦中寻找,
醒来时的惆怅又该去往何方?
淡淡的墨香如烟,幽幽的香气似雾。
信笺上应有珍珠相伴。
宽大的衣衫难以承受心头的愁苦,
打开窗帘又怕听到黄昏时的细雨。

注释:

字词注释:

  • 桃叶繁枝:桃树的叶子长得繁茂,象征春天的生机。
  • 杨花满路:杨树的花随风飘落,满地都是,表现春天的景象。
  • 夕阳西下:夕阳落下,暗示时间的流逝。
  • 梦痕:梦中留下的痕迹,隐喻对美好往事的追忆。
  • 淡墨如烟:形容墨的颜色淡薄如烟,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幽香如雾:香气轻柔缥缈,如同雾气。
  • 锦书:精美的书信。
  • 珍珠附:信件上应有珍贵的附赠,象征着情感的珍贵。
  • 罗衣:用细软的丝织成的衣服,象征着轻柔的心情。
  • 开帘怕听黄昏雨:打开窗帘却又害怕听到黄昏时的雨声,表现内心的脆弱与忧愁。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夕阳西下”常用来象征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文漪,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她的作品往往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春天的惆怅与对美好回忆的追寻。

诗歌鉴赏:

《踏莎行 其三》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惆怅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将春天的美好与人内心的失落感巧妙结合。开篇的“桃叶繁枝,杨花满路”,生动展现出春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场景。然而,随着“夕阳西下春归处”的出现,诗人将时光的流逝与春天的结束结合在一起,暗示着美好的事物终究会消逝。接下来的“梦痕应向梦中寻”,显示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表现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惆怅与哀伤。

后半部分的描写中,诗人用“淡墨如烟,幽香如雾”来形容自己的情感状态,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复杂的感受。而“罗衣宽尽不胜愁,开帘怕听黄昏雨”则通过对衣服与雨声的描绘,展现出内心的脆弱与忧愁,似乎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失落的心情。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深刻反映了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桃叶繁枝,杨花满路:通过桃树的繁茂与满路的杨花,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2. 夕阳西下春归处:时间的流逝使得春天渐行渐远,暗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3. 梦痕应向梦中寻:在梦中寻找过去的痕迹,表现对过去的留恋。
  4. 觉来惆怅知何处:醒来后感到惆怅,却不知道该往何处去,强调内心的迷茫。
  5. 淡墨如烟,幽香如雾:以轻柔的墨香与幽幽的香气传达内心的情感,增添情绪的模糊感。
  6. 锦书应有珍珠附:信件上的珍珠象征着情感的珍贵与重要性。
  7. 罗衣宽尽不胜愁:宽大的衣衫无法承载心中的忧愁,表达出内心的沉重。
  8. 开帘怕听黄昏雨:打开窗帘却害怕听到雨声,表现内心的脆弱,对孤独与忧愁的恐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淡墨如烟”,将墨的颜色与烟相提并论,增添了诗歌的意境。
  • 拟人:通过“梦痕”,赋予梦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有对称的美感,增强了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春天的怀念与对过往美好的追忆,表现了人随着时光流逝而产生的惆怅与孤独感。诗中运用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叶:象征青春、生命的活力。
  • 杨花:象征流逝的时光与美好回忆。
  • 夕阳: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梦痕:对往昔的追忆与思考。
  • 幽香:内心情感的细腻与柔和。
  • 黄昏雨:孤独与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叶”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凋零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2. 诗中的“夕阳西下”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时间的无所谓

  3. “开帘怕听黄昏雨”中的“黄昏雨”象征着什么? A. 快乐的时光
    B. 失落与忧愁
    C. 新的开始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赵文漪的《踏莎行 其三》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均以女性的视角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赵文漪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随之而来的惆怅,而李清照则在回忆中更多展现了一种对往昔的深刻思念与不舍。两首作品都在各自的背景下展现了女性细腻的情感,值得进一步探讨与品味。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赵文漪诗词集》

相关查询

失调名 次韵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 鹤冲天·梅雨霁 长相思 其一 晓行 塞垣春(大石) 春帖子 粉蝶儿慢 仙杏山 南柯子/南歌子 次韵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童寺 无所忌惮 裘马声色 重茬 毋字旁的字 包含鸷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托足 乐乐醄醄 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仰承鼻息 熔今铸古 廾字旁的字 真相大白 包含查的词语有哪些 丨字旁的字 肥皂 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