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7:53
瑞龙吟 春日游上清宫,牡丹花下作
作者: 黄公渚
青山道。依旧碧峭摩空,看人如笑。
朝真又过溪桥,上清路近,风铃缥缈。
洞天悄。一径碧梧修竹,绿阴芳草。
番风几换芳菲,凭栏凝望,红深翠窅。
应是花王留客,倚妆犹认,年时风貌。
谁道富贵无心,归隐琼岛。
鞓红瓯碧,春色枝头闹。
从容向花间命酒,风前侧帽。
只恐韶光老。暖香易褪,惊啼谢豹。
商略丹青稿。倾国艳多买胭脂难好。
绕廊怅惘,立残斜照。
春日游玩上清宫,牡丹花下写诗。
青山依旧,碧绿的山峰摩天而立,仿佛在与人笑语。
朝霞映照,经过溪桥,上清之路渐近,风铃声缥缈。
洞天寂静,一条小径旁绿梧修竹,绿荫与芳草相伴。
春风几度更换花香,凭栏凝望,红花深处翠色幽邃。
想是花王在此留客,倚着妆容依稀认得往日风貌。
谁说富贵无心,归隐在琼岛之中?
红色的酒杯和碧色的酒,春色在枝头喧闹。
从容地在花间命酒,微风中侧帽而立。
只怕光阴易逝,暖香容易褪去,惊醒了那啼叫的豹鸟。
商量丹青之作,倾国之艳即便多买胭脂也难以比拟。
漫步在廊上怅惘,站在残余的斜阳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公渚,近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以自然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深受读者喜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日游玩之际,诗人借游历之机,抒发对春色的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瑞龙吟》是一首描写春日游玩景象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季的生机与美丽。开篇便以“青山道”引入,描绘出青山的高耸与清新,仿佛在与人笑语,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随着诗句的深入,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诗人走过溪桥,走近上清宫,耳边是风铃的缥缈声响,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
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通过“应是花王留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诗人对春日的美好充满了感慨,虽然他承认光阴易逝,但在那一刻,仿佛所有的忧虑都化为对美的享受。诗的最后,诗人以“立残斜照”收尾,展现了一种淡淡的惆怅和对过往的思索。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通过对山水花草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春日游玩的美丽画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青山道。依旧碧峭摩空,看人如笑。
描绘青山的高耸与自然的美丽,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受。
朝真又过溪桥,上清路近,风铃缥缈。
表达春日清晨的宁静与风铃的悠扬,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
洞天悄。一径碧梧修竹,绿阴芳草。
描绘山中幽静的环境,意象清新,给人一种诗意的享受。
番风几换芳菲,凭栏凝望,红深翠窅。
通过四季更替,表达对美好景色的凝望与赞叹。
应是花王留客,倚妆犹认,年时风貌。
诗人对花的赞美,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谁道富贵无心,归隐琼岛。
反思世俗繁华,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鞓红瓯碧,春色枝头闹。
描绘春天的热闹景象,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从容向花间命酒,风前侧帽。
借酒抒情,表现出一种洒脱与从容。
只恐韶光老。暖香易褪,惊啼谢豹。
表达对时光流逝的忧虑,感叹美好易逝。
商略丹青稿。倾国艳多买胭脂难好。
表达对美的追求与难以尽如人意的感慨。
绕廊怅惘,立残斜照。
以残阳收尾,表现出淡淡的惆怅与思索。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游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思考,体现了诗人追求淡泊宁静生活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上清宫”是指什么?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诗中“暖香易褪”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分析,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瑞龙吟》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