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高阳台 访媚香楼遗址》

时间: 2025-04-27 20:01:34

诗句

晓梦迷莺,暖香簇锦,秦淮曾照惊鸿。

花里调筝,垂杨十里东风。

南都盒子争罗帕,算儿家、第一玲珑。

想柔情,描黛双修,灯影纱红。

尘飞沧海江山换,念天涯客子,一例飘蓬。

薄命春丝,知谁重访芳丛。

冰绡洒血贞心在,也应羞、中阃元戎。

吊兴亡,斜径苔深,何处遗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1:34

原文展示:

高阳台 访媚香楼遗址
唐圭璋

晓梦迷莺,暖香簇锦,秦淮曾照惊鸿。
花里调筝,垂杨十里东风。
南都盒子争罗帕,算儿家第一玲珑。
想柔情,描黛双修,灯影纱红。
尘飞沧海江山换,念天涯客子,一例飘蓬。
薄命春丝,知谁重访芳丛。
冰绡洒血贞心在,也应羞中阃元戎。
吊兴亡,斜径苔深,何处遗踪。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梦中,莺鸟迷醉,暖香缭绕,锦绣辉煌,秦淮河的水曾照过那惊鸿的身影。
花丛中轻声弹奏筝曲,十里垂杨迎风摇曳。
南方的盒子争相展示罗帕,算得上是儿家最为精致的瑰宝。
想起那柔情似水,眉黛轻描,灯下的影子透着红纱。
尘世变迁,江山已换,遥想天涯的游子,皆如浮萍一样无依。
薄命的春丝,谁又会重访那芳香的丛林?
冰绡上洒下的鲜血,仍然坚定着贞心,也应羞愧于那些枭雄。
哀吊兴亡,斜阳照射着深苔的小径,哪里还有昔日的遗踪?

注释:

  • 晓梦:清晨的梦。
  • 迷莺:被莺鸟的声音迷住。
  • 暖香簇锦:温暖的香气聚集在锦绣之间。
  • 秦淮:指秦淮河,古代名胜。
  • 惊鸿:形容女子的美丽身影。
  • 调筝:弹奏筝乐。
  • 重访芳丛:再次光顾美丽的花丛。
  • 冰绡洒血:比喻为理想而献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圭璋,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他的诗歌多描写女性之美,情感细腻,常带有历史感和怀旧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对媚香楼遗址的追忆之际,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媚香楼是古代著名的歌舞娱乐场所,象征着繁华与爱情。

诗歌鉴赏:

《高阳台 访媚香楼遗址》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诗的开篇以“晓梦迷莺”引入,描绘了清晨的梦境,给人以柔美的印象,紧接着“暖香簇锦”展现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营造出一种温婉而又动人的氛围。

在这首诗中,秦淮河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不仅仅是地理的象征,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繁华与辉煌。诗人通过“花里调筝,垂杨十里东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美的体验,生动描绘了南方特有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游子漂泊无依的惆怅。尤其是“薄命春丝,知谁重访芳丛”,将个人的无奈与历史的沧桑巧妙结合,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的“吊兴亡,斜径苔深,何处遗踪”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历史的兴衰与自身的渺小交织在一起,令人感慨万千。整首诗不仅是对媚香楼的追忆,也是一种对人生、历史的深刻反思,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晓梦迷莺”:清晨的梦境中,莺鸟的歌声让人迷醉,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暖香簇锦”:温暖的香气环绕着华美的锦绣,营造出一种华丽的氛围。
    • “秦淮曾照惊鸿”:秦淮河的水曾映照过美丽的女子,表达了一种怀旧之情。
    • “花里调筝”:在花丛中轻声弹奏筝曲,体现了诗人的文雅与对美的追求。
    • “薄命春丝”:春天的生命短暂,暗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绡洒血”,用冰绡比喻脆弱的情感。
    • 对仗:如“灯影纱红”,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把春丝赋予了生命,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媚香楼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过往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秦淮河:象征着历史的繁华与沧桑。
  • 莺鸟:代表着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花丛:象征着青春与爱情的美好。
  • 灯影:体现出温柔和浪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哪个?

    • A) 桂花
    • B) 秦淮河
    • C) 竹林
  2. “晓梦迷莺”中的“莺”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种花
    • C) 一种乐器
  3. 诗中提到的“薄命春丝”用来形容什么?

    • A) 生命的脆弱
    • B) 美丽的花朵
    • C) 悠久的历史

答案:

  1. B) 秦淮河
  2. A) 一种鸟
  3. A) 生命的脆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高阳台》均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后者则注重历史的沉重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近现代诗词鉴赏》
  • 《唐圭璋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和宋永兄围棋青字韵因成五绝 眼儿媚 题紫溪驿 镊白 上陆盐生辰五首 次韵宋永兄感旧五首 挽蔡子应郎中二首 送陈景明尚书赴召四首 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 徯诸同年和章久之无耗再用前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步不让 士字旁的字 二十三画汉字大全_详细解析二十三画汉字及其书写技巧 畎亩下才 月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月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含冤莫白 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饘的词语有哪些 文房四侯 认证 提手旁的字有哪些?小学一年级提手旁汉字大全_轻松掌握提手旁生字 卷回 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鬯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夕字旁的字 重气轻命 洗心换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