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7:54
点绛唇 其一 暮登新安镇城楼
邵亨贞 〔元代〕
暮倚高楼,太湖西畔青山近。
雁边云暝。目力随天尽。
落日平芜,点点余烽烬。
西风紧。乱沙成阵。
故恼双蓬鬓。
傍晚时分,我倚靠在高楼之上,眼前是太湖西边的青山,离我很近。
雁阵飞过,云层渐渐昏暗,视线也随着天边的尽头而消散。
落日照耀着平坦的芦苇地,火光点点,像是余下的烽火。
西风呼啸,沙尘飞舞,形成一片混乱的阵势。
这让我不禁感到烦恼,连我的白发双鬓也显得更加愁苦。
该诗提到的“雁”可能与古代文人所向往的自由、远行相联系,雁阵南飞常用于表达思乡之情。此外,“烽火”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代表着动荡不安的局势。
邵亨贞是元代的著名词人,他的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境优美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他的诗词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抒发的矛盾。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在城楼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点绛唇 其一 暮登新安镇城楼》是邵亨贞的一首描绘晚景的词作,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气息。全诗以“暮倚高楼”开篇,描绘了一个傍晚时分的景象,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俯瞰太湖与青山的美丽景色,然而随着视线的延伸,情感却渐渐转向了忧虑与孤独。
“落日平芜,点点余烽烬。”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更暗含了历史的沧桑,落日的余晖映照在平坦的芦苇荡上,似乎在提醒诗人曾经的战火与不安。西风的吹拂使得诗人的情绪更加沉重,伴随着“乱沙成阵”,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奈何的孤立感。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惆怅。其情感的深邃与意象的生动,使得这首词在元代诗词中独树一帜,成为抒发个人情感的经典之作。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夕阳下对过往历史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反映了个人与时代的冲突和对和平安宁的渴望。
诗人倚靠在什么地方?
诗中提到的余烽烬象征着什么?
“西风紧”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邵亨贞的《点绛唇 其一 暮登新安镇城楼》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思乡与孤独的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后者则体现了个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