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点绛唇》

时间: 2025-08-12 06:12:38

诗句

惜别年年,游丝撩乱东风里。

如憎如喜。

微露聪明意。

摺尽柔肠,隔水还凝睇。

浑无计。

灯前月底。

没个商量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2 06:12:38

原文展示:

惜别年年,游丝撩乱东风里。如憎如喜。微露聪明意。摺尽柔肠,隔水还凝睇。浑无计。灯前月底。没个商量地。

白话文翻译:

每年惜别的时刻总是如此,在东风中游丝飘荡,令人心乱如麻,既有怨恨又有欢喜。似乎隐约透露出聪慧的情意。纵然将柔情细腻的情感全都折尽,隔着水面仍然无法自已地凝视。无计可施,灯下月圆时分,彼此之间似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注释:

  • 惜别:对离别的感伤与不舍。
  • 游丝:比喻情感的飘渺和难以把握。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聪明意:形容一种微妙的心思或情感。
  • 摺尽柔肠:意指将柔情尽数折叠、隐藏。
  • 凝睇:深情地注视。
  • 灯前月底:灯下的月亮,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东风”和“灯前月底”这些意象,可以看出诗人对春天和离别的深切感受。东风常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而灯下的月亮则增添了孤独与思念的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谈印梅,清代诗人,因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她的诗作常常描绘离别、思念等主题,情感真挚而深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个人离别之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际关系的深思。

诗歌鉴赏:

《点绛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感,诗人在每年离别的时刻都感到一种无奈的惆怅,游丝的飘动象征着无法捉住的情感,既有对离别的怨恨,也夹杂着对往昔的怀念。诗中“微露聪明意”展现了对方心意的微妙,而“摺尽柔肠”则表达了对情感的无奈与压抑。隔着水面静静凝视,恰似内心的挣扎与不舍。灯下的月亮更增添了一份孤独感,诗人似乎无计可施,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默默承受。

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情感流露自然,词句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通过对意境的细腻刻画,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共鸣与理解,离别的痛苦与美好交织在一起,令人感慨万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惜别年年,游丝撩乱东风里":每年离别时光,游丝在东风中飘荡,意象生动,显示出情感的复杂。
    • "如憎如喜":对离别的态度复杂,有怨恨也有喜悦。
    • "微露聪明意":隐约间流露出对方的心意。
    • "摺尽柔肠,隔水还凝睇":尽管将柔情藏匿,依然无法阻止目光的凝视。
    • "浑无计":无计可施,心中无奈。
    • "灯前月底,没个商量地":在灯光与月色下,双方似乎没有沟通的余地。
  • 修辞手法

    • 比喻:游丝、东风等意象的使用,形象地表达情感的飘渺与无常。
    • 拟人:情感被赋予了生命,像游丝一样自由又无奈。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结合了爱、惆怅与无奈,突显了人际关系中的深刻与微妙。

意象分析:

  • 游丝:象征着飘渺的思念与无尽的情感。
  • 东风:代表春天的希望,却也带来离别的痛苦。
  • 灯前的月亮:象征孤独与思念,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游丝”象征什么?

    • A. 不舍的情感
    • B. 轻松的心情
    • C. 春天的气息
  2. 诗人对离别的态度是?

    • A. 绝对的欢喜
    • B. 复杂的感情
    • C. 完全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离别的情感。
  • 温庭筠的《菩萨蛮》:描绘思念与柔情。

诗词对比

  • 对比谈印梅与李清照的离别情感,两者在表达方式上虽不同,但都展现了深刻的内心挣扎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女性诗人研究》
  • 《谈印梅诗词选集》

相关查询

雪霁独登南楼 再赋五杂 题岳麓道乡台 丁未春日瓶中梅殊未开二首 其一 次韵子永雪後见赠 麻线堆 次韵谢郑少融尚书为寿之作 丁酉重九药市呈坐客 晓枕三首 其二 秭归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虽死犹荣 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走伏无地 厂字头的字 潜户 折文旁的字 出丑放乖 工力悉敌 虫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浑然 包含韬的成语 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担幢 包含楹的词语有哪些 瑞雪兆丰年 鼠目獐头 阿谀奉承 两点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