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湘灵歌》

时间: 2025-04-26 05:42:25

诗句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

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

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25

原文展示: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
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
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

白话文翻译:

以往听说湘水清澈如染,今天听说湘水满是胭脂的痕迹。
湘灵妆成后映照湘水,犹如明月窥视红云。
高高的丘陵在寂静的夜中矗立,芳香的荃草已经凋零,没有了春天的气息。
瑶瑟的声音已经结束,却无人倾听,太平盛世的影像充满了秋天的门口。

注释:

字词注释:

  • 湘水:指湘江,流经湖南,是中国著名的河流之一。
  • 胭脂痕:指水面上因化妆而留下的痕迹,寓意美丽的衰退。
  • 湘灵:指湘水中的灵物,传说中的水神,常被描绘为美丽的女子。
  • 皎如皓月:形容美丽的容貌,清澈明亮。
  • 芳荃:指荃草,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典故解析:

  • 皓月窥彤云:此句可能暗含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有一种孤独感。
  • 太平盛世:指理想的和平时代,暗示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不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思想家。他以其尖锐的社会批判和深刻的人性思考而闻名,作品涵盖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多种体裁。

创作背景:

《湘灵歌》创作于鲁迅文学创作的早期,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之际。鲁迅通过对湘水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望,反映了他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湘灵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作,鲁迅通过对湘水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哀伤。首句“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通过对比,揭示了美好事物的转变与流逝。在古诗词中,湘水常常象征着灵动与美丽,而“胭脂痕”则暗示着美丽的衰退,传达出一种既怀旧又伤感的情绪。

接着,诗中描绘了“湘灵妆成照湘水”,这里湘灵的美丽与湘水的清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美的对立与统一。接下来的“高丘寂寞竦中夜”则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逝去与万物的凋零。

整首诗的最后两句“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瑶瑟声声却无人倾听,既反映了社会对美的漠视,也暗含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失落。鲁迅通过这样的意象构建,表现了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使得这首诗既具个人情感,又富有社会批判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通过对比,表现了湘水的变化,从清澈到沾染了美丽的痕迹,暗示着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
  2.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描绘了湘灵的美丽,犹如明月清晰可见,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 高丘寂寞竦中夜:表现了孤独的夜晚,丘陵的冷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4. 芳荃零落无余春:象征春天的结束,暗示美好的时光已逝。
  5. 鼓完瑶瑟人不闻:瑶瑟的声音已经结束,却无人倾听,反映了对美的忽视和社会的冷漠。
  6. 太平成象盈秋门:太平的美好映现于秋天,暗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皎如皓月”,将湘灵的美丽比作明月,增加了诗的意境。
  • 对仗:全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瑶瑟的声音被赋予了人性,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湘水与湘灵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现实的失落,体现了鲁迅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批判,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水:象征美好与灵动。
  • 湘灵:代表美丽与青春,暗示对理想的追求。
  • 瑶瑟:象征音乐与美感,但又暗含孤独与无人倾听的悲哀。
  • 高丘:象征孤独与寂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湘灵歌》的作者是?

    • A. 毛泽东
    • B. 鲁迅
    •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湘水”象征着什么?

    • A. 农田
    • B. 美好与灵动
    • C. 战争
  3. 诗中“鼓完瑶瑟人不闻”意思是?

    • A. 音乐响起
    • B. 音乐已结束,无人倾听
    • C. 有人欣赏音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对比,鲁迅的《湘灵歌》更多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哀伤,而李白则是对亲情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清晰的区别,前者注重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后者则更为亲情浓厚。

参考资料:

  • 鲁迅《鲁迅全集》
  • 现代诗歌研究文献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浣溪沙 其三 留别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荷九首 其六 浣溪沙 题雷峰塔经卷 浣溪沙三首·叠得江枫来札,檃括其中情事,漫拈小调报之 浣溪沙 .黔灵山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次权中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进退无门 包含甑的词语有哪些 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纤杀 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疾雨暴风 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泰昌 口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诗飅 隶字旁的字 野草闲花 贫啬 酉字旁的字 大可师法 嚼舌头 瑞珪 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